按计划,他(杜甫)努力准备着考试,争取进步。
结婚前,他就曾考过一次,结果碰上了一个考官叫李昂。这个人没水平,还出了名的小心眼、脾气坏,“性刚急,不容物”。
杜甫同学落榜了。他没有气馁,认真复习,等待着机会。
天宝六年,朝廷发通知,宣布要搞一次特别高考,号召大家都来参加,量才授职,绝不食言……
杜甫精神一振:我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告别了夫人,踏上了征途。这一年,他三十六岁,写作文的造诣已经炉火纯青,放眼天下,几无对手。
考试的场面十分隆重,气氛十分庄严,程序十分完善,尚书省长官亲自主考,御史申丞监督,煞有介事。
杜甫同学认真答完了诗歌、辞赋、策论等所有题目,觉得发挥的不错,交了卷,静静等待着成绩。
和他一起等成绩的,还包括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元结同学。
许多个日夜的翘首以盼后,榜单终于公布了,杜甫等人一拥而上去看,发现结果是:一个都不录取!
是的,这不是阴谋,是阳谋。所有的考生,恭喜你们被玩了。
这一次,杜甫同学碰上的不是最差考官,而是大唐最差宰相。
“陛下,大喜呀!”宰相李林甫拿着这份录取结果,跑去找玄宗皇帝,说,“一个人都没录取,这说明什么?说明野无遗贤啊!您瞧咱们的组织人才工作搞得多出色!”
“是吗?那好啊!”玄宗皇帝正在打马球,心不在焉的答道,然后一纵马,“得儿……驾!”再次投入比赛。
夜晚,长安的小旅馆里,杜甫拿着手机,看着杨氏夫人的头像,辗转反侧,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好。
先发个李安多年默默无闻、最后一举成名的鸡汤故事给她?还是给她唱一首《闯码头》,告诉她我总有一天会出头?
正踟蹰着,结果杨氏夫人发来信息了,很短,只有一句话:
都听说了,别难过。早点回来,下一次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