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白公馆,看到太多遇难的先烈,虽然过去76年,心情依然沉重。
虎口脱险的19个人,让人的心情略微缓解,来到韩子栋的英雄墙,读着这个唯一越狱成功的英雄简介,我的大脑顿时跃出“华子良”。
“初识”华子良,印象最深的,其实源于妈妈的《红岩》故事。她说华子良在白公馆年复一年地装疯卖傻,让敌人放松警惕,最后得以逃脱。
如今,几十年过去,《红岩》中的英雄,我仍记得的,有江姐、罗广斌,然后就是许晓轩、陈然。
当我看到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华子良”三个字立刻冒出来。
没错,英雄墙上的韩子栋正是“华子良”的原型。
青年时期的韩子栋是学霸,在北京上学时结识了地下党,并加入中共组织。
因他的学生身份,组织派他打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卧底,收集情报。
要知道,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是以戴笠为首的,此人心狠手辣,什么事做不出来?
韩子栋并没被危险吓倒,毅然接受任务,在一群专门破坏中共组织的敌人中,与狼共舞,探取情报。
情报工作,无异于刀尖上跳舞。韩子栋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敌人的特务机关居然渗进了对方的侦探,这是一个非常讽刺的事情。国民党恨得咬牙切齿,对韩子栋严刑拷打,企图挖出地下党的消息。
从1934年被捕到1940年,是韩子栋最难熬的几年,中途曾被“打死”过,又奇迹般地活过来,咬紧牙关,不透半点儿消息。
这期间,他没放过一次风,没晒过一次太阳,作为重要的政治犯,他似乎不配拥有。
韩子栋先后被关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关押时间长达14年之久。
白公馆期间,在许晓轩为首的策划下,他们希望集体越狱。
然而,面对高高的围墙、严密的电网、以及站岗巡岗的监视,集体越狱简直不可能!
如此严密的监视,但也不能坐以待毙。集体越狱不行,就单独行动,谁最容易谁就先逃。
越狱的目的,不单是出去一个是一个,而是将狱中被囚禁的消息传出去,想办法营救。
解放前夕,老蒋节节败退,做垂死挣扎的他们开始屠杀革命党人。罗世文、车耀先已被秘密杀害,情势越来越危急。
为了掩饰自己的党员身份,韩子栋整天蓬头垢面,呆呆傻傻,还乱捡东西吃,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自顾自地、在白公馆放风的坝上小跑。
或许扛不过,在精神上出了问题。不光是特务以为他疯了,连自己人都觉得他有些不正常,纷纷叫他“疯子”。
有谁知道,韩子栋是在锻炼身体呢?想要逃出去,得有强健的体魄才行!
如此疯傻的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事来?随他疯吧,狱方对他放松了警惕。
有时,看守到磁器口买菜,会带上韩子栋,让他帮着下苦力。
久而久之,韩子栋这个“不正常”的人在行动上比较自由,成为最有机会出逃的人。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又跟看守卢照春去磁器口买菜。
卢照春是个麻将客,买菜后,他跟麻友打得正酣,韩子栋假装上厕所,在他打过报告之后,大大方方地出了门。
一旦脱离特务的视线,韩子栋立马飞奔起来,赶到嘉陵江边,乘着木船上了岸。
不敢走大道,尽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风餐露宿,极力躲避敌人的追捕。
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韩子栋终于到达解放区。当他出现在妻子的面前时,竟没认出眼前的乞丐是自己的丈夫。
从被捕到成功越狱,韩子栋被关押了整整14年。
上书组织,详细阐述这十四年来所有的经历,他没有背叛组织,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
1992年5月19日,让人敬仰的韩子栋走完他的一生,享年84岁。
人生能有多少个14年?他的隐忍与机智,让人忍不住地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