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有没有很羞涩?出门在外总是躲在你的身后,事事需要家长去庇护?他们羞于表达,羞于表现,恨不得自己是个小透明,没人能够注意到。孩子的这种性格是怎么养成的呢?一部分原因是受家长的影响,可能家长也不是爱表现的人;还有个原因是家长经常给孩子贴标签。
我经常听到孩子被这样训斥:你一天就闹你那个臭脾气;你咋那么爱生气;你咋那么笨;你一点也不听话诸如此类。当我听到这样消极的评价心里特别难受,更何况孩子。他们正是需要父母的肯定和认可,需要安全感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始终端着自己的高姿态,各种责骂孩子,有时候是因为孩子做错了,而有时候只是想发泄情绪,这个时候,作为弱者的他们成了出气筒。
当家长给孩子贴上这些标签时,他们会怎么想呢?也许会否定自己,觉得:嗯,是的,我就是这样的人。也可能会不认同:哼!你自己都一身的毛病,有什么理由说我。或者习以为常,装作没听见。
当然,贴标签并不是全是坏事。如果你想让孩子培养一种习惯,可以从她每天的行为中寻找亮点,加以鼓励,让她往这方面发展。比如,你想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可以在他某次洗完手之后跟她说:宝贝,我看到你刚刚有按照老师教的七步法洗手,这样就会把手上的小细菌赶跑,也不容易生病,你好爱干净哦!或者:宝贝,你今天画画的速度比昨天快了一些呢,你是个努力的孩子。
但是这样做的时候,要排除自己的私心,不要因为你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这样才做。如果这些没有建立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他们会很反感家长这样做,你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孩子也会想:咦,我才不上你的当呢!明显是在套路我!
正确的做法是要切合实际,根据孩子的爱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强迫孩子养成你认为对他将来有益的喜欢。
有些家长会说:我就是这样,爱咋咋地,我都是为了他好之类,拒不低头,认为没有必要去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那么你可以继续这样,他会按照你的的“期待”,往那个方向发展。坏习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孩子小的时候弊端也许还不明显,等孩子进入叛逆期就会令家长措手不及。他不仅没有个好的行为习惯,还学习到了家长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那时候管教起来将会更加困难,毕竟你也已经打不过人家了。
经常被贴标签的孩子,会没有安全感,不自信,做什么事情畏首畏尾,渐渐地他会失去自我认同,也会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感。
总而言之,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家长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再多一点平常心,他们会生活的更快乐,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