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年的劳动课,小学都是各种手工劳动,老师发回家给我们自行发挥了。闲余我自己做了不少劳作袋里的模型,都是当天做完第二天可能就被家人扔掉的结果……只有潜望镜、万花筒被我想方设法的保存得久了一点。前段时间去附近文具店,貌似现在当地还有劳作袋……
对了,小学也有几堂劳动课,还记得六年级学习削苹果,学会了全班还比赛,人人都有奖,就是吃自己削好的苹果。现在还记得,那是班上气氛最好的一天,各种苹果的香气啊……我一直觉得削苹果这事肯定人人都会,毕竟当时同学真的个个都会的,没想到近年住院以来才发现不论城市乡村、不论年龄,不会削苹果皮只会用刮刀的人那都是大有人在。
啊!又想起三年级用特殊几何图形做宫灯——这个我印象很深刻,看起来简单,结果我浪费了所有材料才发现这是个数学题,可是我算来算去算不明白,后来学校教几何就学得格外认真。
还有一件趣事。小学班主任上劳动课似乎都喜欢教缝沙包,学校小中高毕业班分四段教学,所以就有四个班主任。每次班主任问我们会不会缝沙包,同学都会很有默契的答——不会!于是就有四次缝沙包课,也有了四个学期课间在玩丢沙包。
中学的劳动课是啥?好像也挺复杂的。劳动课是班主任负责,什么染色纸花,草编蚱蜢,胶带金鱼,十字绣,绣花,丝带编织,幸运星……好像还有打毛线织围巾?班主任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上海老太太,数学课外那是过的诗情画意,班主任各种令人想不到的劳动课对于我来说是很恐怖的存在。因为每堂课和数学课一样,不仅有课堂作业,还有家庭作业!有几个人能看一遍就能编个蚱蜢、做朵玫瑰花?偏偏我们那个班主任格外在意心灵手巧,于是笨手笨脚这四个字几乎贯穿了我的学生时代。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课又要来了,我只希望这是她的劳动课,她的喜怒哀乐,我只是一个看客。[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