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赵匡胤的死因猜测
第二节 突然死亡不是个例
我们人类中的某个人突然死亡,现代社会也经常发生,久经世间、阅历丰富者,有时可能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人打牌,抓了一手好牌,赢得太兴奋,狂笑几声,人便不知不觉过去了;有的人喝完酒,醉醺醺被人背回家,等第二天发现他全身冰凉了;有的人在路上走着走着,蓦然萎靡于地,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现代医学比古代发达得太多,尚且如此,在古代来说,可能就更多了,只是很少记录下来,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退位,总共大约四百多位皇帝(笔者注:因为统计方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比如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自立为帝,有些学者将他统计在内,有学者则不统计)。四百多位皇帝中,只有一位赵匡胤的死亡,比较突然?并不是的!
比如后世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死亡也非常突然。《明史·仁宗本纪第八》(卷八)这这样记载的:(公元1425年五月)庚辰(十一日),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十二日),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也就是说,朱高炽从发病到第二天驾崩,前后只有两天时间。而发病前一天,朱高炽还在处理国事,“五月己卯,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以言事该御史,寻下狱。”
毫无疑问,朱高炽也属于暴死。明朝学者黄景昉认为,仁宗“实无疾骤崩”。没病骤然而死,这种看法过于武断!中年暴死,哪能没病?只不过当时的医学认识不到病因而已。
除了皇帝,其他历史名人,也有暴卒的。比如西汉著名的将军霍去病,年仅二十四岁便英年早逝。对于霍去病的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卷五十五)记载非常简单:“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薨。”
霍去病并非帝王,史书对他的死亡记录简单,本来在情理之中,可是霍去病死时不到三十岁,他是怎么死的?没有任何描述,按照阴谋论者的观点,这肯定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