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周末和小伙伴们聚众学习年目标制定的一整天。
最大的收获就是,带走了相信的力量。
不管是前面的状态启动、我和我的榜样,是在点燃你的状态,看到理想的状态,赋予能力与热情,启动你的勇气,敢去想!
敢去想!这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跨步了。当,你真正,访问生气,我的梦想,我的期待的时候,我切实的感受到一股非常大的阻力,就是我不敢想,我不相信他可以在我现在目光所及之处,发生,或者说我不敢相信他可以,最近,很快发生。
有一句话,当我听到第一反应,是笑了。第二反应是,被震动到了——如果你想都不敢想,你还敢做什么?我笑我自己真的就是那种在更大跨步的事情上连想都不敢想的人。
关于相信,这件事情,很多次在这里或者那里,都有被强调,以往在培养“相信”的道路上走了长长的路,但今天,是感觉推开了最关键的一扇门。
第二个重要信念是,批评家永不和梦想家见面。
虽然她本意是指个人内部的批评家和梦想家,但是我觉得,拿到人际、家庭层面上来,也是非常,有效的。我老公是典型的梦想家,和实干家,易于看到美好的结果和远大的憧憬,也行动力非常强迅速行动。而我就是那个,在遭遇挫折进行批判把他拉回负一楼的批评家,(有些时候也和他一起做做梦畅谈未来)。为什么刻意去做一个批评家角色呢,之前老是觉得太过理想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一股脑往前走,但是缺乏自我批评和反思的习惯,应该需要有人在他的盲区闪闪红灯。
永澄老师说的“梦想家永不和批评家见面”,是一个行动指南针,让我第一次知晓到,我的批评家不应该和我的梦想家见面,也不应该和任何其他人的梦想家见面,批评家需要和实干家对话,就行为和行动进行反思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