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依依看了电影《姥姥的外孙》,这是她看电影第一次哭得这么伤心,第一次坐在影院久久不能平复。
事后,她却只是简单地告诉我,她想到她的爷爷奶奶,她说剧中人的唯利是图让她很是气愤,她觉得那个老人很可怜也很不值。
她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但剧情带给她的疼痛是那么真实与强烈,以至于她只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宣泄情绪,用最简单的词汇、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做为一个喜欢思考的成年人 ,我则会不由地从剧中呈现的一个一个点发散到现实生活中一个一个面,以及其背后的社会逻辑。
这部剧带给我的思考是平衡对人生的意义。
顾名思义,平衡就是稳定的公平。它可以是物质层面,也可指精神层面。
我们常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是物资分配上的平衡;我们常抱怨父母瞧不上哪个,控诉的是精神给予上的不均。
我们的祖辈,甚至几千年的封建中国维持社会平衡基本上都是靠传统观念和社会共识。
从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分工就可以看出来,男主外,女主内,被认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哪个男人会觉得自己赚钱养全家有什么值得称赞的,也没有哪个女人会觉得自己没有赚到真金白银而羞愧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来达到平衡。
再看,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儿子继承家业并负责养老送终,如果实在没有儿子又没有合适的子侄过继才会考虑女儿,几千年皆是如此。
儿子不赡养父母会被世人唾骂更会被家族所不容,有儿子的老人去女儿家养老会被社会所耻笑,所以儿子们不指望姐妹赡养父母,女儿们也不会觊觎父母的家产,整个社会在这种平衡中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泰国,讲的却是中国的社会逻辑。剧中的姥姥代表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养老观持有者,虽然她在父母临终前的那段时间给予了父母远超义务范围的照顾,虽然她的家境与娘家哥哥有着天壤之别,但这仍然不会改变父母果断地把家产全部留给了儿子的决定,而且她自始至终也没有觉得不公。
可能有人不同意,原因是剧中有一场她带阿安去拜访哥哥,并向哥哥提出要100万买墓地的戏,就认为她是在反抗父母分配的不公。我完全不认同,甚至我觉得这一幕恰恰说明她对传统观念的支持和认可。
她如果认为不公,早就可以提出来了,但是她没有,当发现自己活不久了,她宁愿拖着病重的身体坚持卖粥存钱也没有去找哥哥帮忙,就足以说明她突然向哥哥提出要100万补偿是很突兀的,这也是他哥哥气愤地说出“以后不要再来往、、、、、、早已不是一家人”这样的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她为什么有这样破坏平衡的举动呢?是因为她发现她的外孙觊觎她的房产,而她的潜意识里从没有把房产给女儿的打算,她是借哥哥演一出戏,意在告诉外孙,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是传统的,你就不要再打这个主意啦,所以她又给阿安买了一件衬衫,叫他去找个正经工作,就是暗示阿安你可以死心啦。
但她毕竟不是生活在旧社会,她虽然能接受这些传统思想,但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一定能像她这样接受传统观念,所以这个姥姥的伟大和智慧就显现出来了。
这个姥姥是新旧交替时期父母的代表,她们一面接受着传统的思想,一面又要做出顺应时代变化的调整,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大爱维系着大家族物质和精神、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中国有句古话叫“娘疼受难儿”,父母看似偏心的行为,背后是一颗企盼几个孩子尽可能平均的苦心,她们想尽可能多帮帮最差的那个孩子,是为了让他不至于落后太多。
剧中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老公不成器,还先一步离开,大儿子家境最好,家庭和美,经济富足,二儿子最不成器,没钱没房没家还爱赌博,大女儿命运不佳,早年丧偶,工作难辛,外孙也是不务正业,沉迷游戏,她罹患绝症,命不久矣,但生活没有给她休养的机会,她想在死之前把后事安排得尽可能妥当。
她知道每个人都盯着她的房子,但她只有一套房子,却有三个孩子,为了尽可能的平衡,应该说她很早就有打算了,在孩子们长大的过程中她就努力做到尽可能平衡:她为大儿子祈福信观音、戒牛肉,这是把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了他;她为女儿带孩子,并为外孙积少成多地存储教育经费,这是为女儿解决眼下的困难同时长远计划未来;她早就确定了把房子留给小儿子,是希望她离开后,他不至于无家可归,万一遇到过不去的坎,还可以卖房渡劫,她这是把基本的物质保障给了境况最差的孩子。
虽然她生前,几个孩子的各种行为一度让她失望、伤心、欣慰或是释然,但是在她死后,她的良苦用心和竭尽全力追求的平衡让几个孩子放下了执念,认识到了亲情的可贵。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认真去分析就会发现,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一生都在做着平衡的调节。
包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无一不是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适应当下社会形势和认知的平衡。
正如剧中阿安的表妹,在付出艰辛照顾瘫痪的外公和如愿得到外公房产中实现精神付出和物质收益的平衡;
亦如剧中的阿安,在悉心照顾姥姥一年却失去房产继承权的失落中觉醒,原来照顾姥姥的一年也是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义物质和感情关系的一年,最后他毅然接回姥姥亲自照顾,并修复舅舅与姥姥的感情中实现了认知与成长的平衡。
人生如戏,平衡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家庭生活如果保持收支平衡,如何看待人际交往中的利益平衡,个人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发展平衡、、、、、、
愿我们都能把平衡这个人生课题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