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5年的春节,一晃过去了二个多月。
越是到了中年,越觉得时间像是加了速一样,每一天每一年都变得短了起来。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好好欣赏早晨喷薄而出的朝阳,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的来不及细品年初的热闹,早春的繁锦,转眼间就要开始打点夏装。
一生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中年的沧桑已悄然爬上心头。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可即便时光匆匆如流水,岁月却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一、晨跑的觉醒
元宵的灯火渐渐阑珊,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年也随之悄然落幕。那热闹喧嚣的场景,就好似一场绚烂烟火过后,余韵仍在空气中袅袅不散,一年中新的旅程已然开启。
我从繁华热闹的广州出发,背着行囊,奔赴节后第一站 —— 连云港。
抵达连云港后,我在连云港的工厂闭关了三天。
工厂所在的地方离大海很近,是秦朝方士徐福的故里。
虽说已经立春,但这里“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寒意依旧浓烈,早上自来水的水龙头都被冰冻住了,需要用热水烫开才能使用。不到六点,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月朗星稀,冷月高悬,清冷的光辉,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霜。
我习惯在早上跑步,早起跑步感觉可以比别人多活出一些时间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很多事情也显得力不从心,坐着犯困,躺下失眠,少喝一口水便秘,多吃两口饭积食,但通过晨跑,不仅可以激发人的活力,提高一天的工作效率,还能使思维敏锐度提升。跑步时脑海里一片空灵,这也有助于我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思考,让自己能更好的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所以即使连云港如此寒冷,我仍然早早起床,迎着刺骨的严寒和无边的黑暗,顺着林间小道,跑步锻炼到天色微明,才返回工厂,开启一天的工作。
从工厂到徐福村,距离不足二公里。我跑步快到徐福村时,秦制悬山顶门阙和庑殿式主体建筑在月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踏进徐福村,耳边仿佛时刻能听见千年前徐福东渡的悠悠船鸣穿越时空而来。当晨风掠过徐福祠前两株柏树,铎声与远处象山港的潮音交织在一起,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两千年前徐福船队解缆的桨声,还是月光在秦砖汉瓦上流淌的光阴之河。
当年,徐福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海,面对充满挑战与变数的远方,却毅然决然地踏上东渡的征程。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像徐福一样,也在追寻那未知的远方?
远方多远?不得而知,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也只能风雨兼程,一往无前。人生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好比玄奘取经,他的意义不在雷音寺的贝叶经卷,而在十万八千里黄沙中磨破的芒鞋,在八十一难里淬炼的禅心。我们跋涉的每个驿站,真正镌刻生命印记的,从来不是目的地的经幡,而是路上深浅不一的脚印。
在连云港,每一次的早起,每一次寒冷晨曦中的奔跑,每一次工厂里的专注工作,都是为了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二、生命的哲思
辞别连云港的海风,我的第二站是南通,转身投入长江与黄海交汇的苍茫。南通的灯火像撒落人间的星子,却在夜色中映出生命轮回的幽光。
“南通灯火照天明”。南通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夜晚灯火辉煌,宛如白昼,中国一些头部的电缆企业、海缆企业分布在南通的各个地方,鳞次栉比,星罗棋布,让人感受到中国电缆行业蓬勃的发展生机和美好的前景。
在南通,我偶然参加了一位95岁老爷爷的出殡仪式,亲眼见证了这位老爷爷完整生命体火化成烟的过程。听说这位老爷爷生前是位豁达乐观,和蔼可亲的人,活的很通透。我想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如此高寿。但即使如此,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到,最终化为一杯骨灰,随同他的生前衣物用品装入一口棺木中下葬。
回首2025年的开年,充满了沉重的气息,生离死别的事例接连不断,有的人高寿而终,有的人被疾病无情夺走生命,他们有厦门好友的父亲,有大学时期的老师,有各线缆展会常遇到的校友师兄……,在听闻他们离去的消息后,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好多天都挥之不去。
春节期间,公众人物的噩耗也不断传来,有耳熟能详的影视明星,有功勋卓著的国家元勋,甚至有曾经的国家领导人……。这一年,就这样以一种不平凡的方式开局,让我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深刻体会和直面了人生的世事无常。
但“江水东流终入海,何惧归途万里遥。” 站在狼山之巅俯瞰南通,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浊浪排空,我似乎忽然理解了苏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怆然。那些我们执着的功名富贵,在时间的巨轮下不过是沙滩上的画痕 —— 秦始皇求仙的徐福船队早已沉没,张謇建立的大生纱厂只剩遗址,唯有那滔滔的江水,依旧奔腾不息。
白杨萧萧,松柏夹道,当 95 岁老者的棺木缓缓落入墓穴时,想到即将地下长眠的老人,让人感慨生命就像朝露般短暂,人生飘忽不定。这也让我想起《古诗十九首》的诘问:“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出演一场无人观看的默剧,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观众的注目和掌声,而是自己在舞台上是否曾认真起舞过。
这让我对人生的追求,活着的意义产生思考。人生在世,去若朝露,百年岁月,一如白驹,活着时无论拥有过什么,享受过什么,是否风光,是否富有,但到死的时候却什么也带不走。不论这个人给这个世界带来过什么,这个人终将会被这个世界所淡忘,他在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也将慢慢消失,只有青山不改,只有绿水长流,只有江湖依旧。
于似乎有点明白,所谓人生体验,无非就是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在生命的修行中,要学会与无常共舞。就像濠河边上的垂柳,既享受春风拂堤的温柔,也接受秋来叶落的萧然。
东坡居士早就参透此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我们学会接受分道扬镳,接受壮志成空,接受至亲化作星辰,便是真正读懂了生命的留白。那些经历的生离死别和世事无常的瞬间,最终都化作江面上的粼粼波光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者如斯而日生日成。
离开南通时,港口的灯塔正穿透晨雾。我忽然懂得:这座城市的灯火之所以动人,不在于它照亮了多少宏图伟业,而在于它见证着每个平凡生命从璀璨到寂灭的全过程。正如长江水裹挟着泥沙奔向大海,我们终将消逝,但此刻的波光,已是永恒。
三、园林里的自我对话
我的第三站是宁波。晚上住在宁波站附近的一家酒店,酒店靠近宁波天一阁月湖公园。这座公园像是一个藏在诗意盎然的江南梦境,她始建于唐,有着 "浙东邹鲁"的美誉,呈现出典型的浙江园林式风格。园内景观精致典雅,假山嶙峋,似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池沼澄澈,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边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相映成趣。每一处细节,都流淌着江南独有的温婉与灵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这早春之际,梅花恰似一群俏皮的精灵,鲜艳地绽放着。它们在枝头傲然挺立,与蜿蜒的河流、古朴的楼阁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韵味隽永的水墨画。那一抹抹艳丽的梅红,为这略带寒意的时节增添了几分炽热的生机,让人不禁沉醉于江浙园林这独特的韵味之中。
宁波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诸多人文典故如同璀璨星辰,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穿过月湖西畔的竹径,天一阁的马头墙突然撞进眼帘。这座明嘉靖年间的藏书楼,至今还回荡着范钦刻书的斧凿声。天一阁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它不仅是书籍的宝库,更是宁波人对知识传承与敬重的象征。在这里,风景的灵秀与人文的厚重完美交融,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缕微风都传递着岁月的余音。
原想效仿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洒脱,却在晨跑时被园林的曲径上了一课 —— 这样的公园实在不太适合跑步。公园里道路高低不平,再加上因为起的早,天还未亮透,又淅淅沥沥下着雨,跑步时高一脚低一脚,很不通畅。
但最终还是在这样的曲径通幽,湿滑难行的公园里跑了下来。这就像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很多事一样,以为那些难以跨过的山,认为不能接受的天大事,再回头看看,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跨过去了,在时间的磨合下慢慢接受了。
而另一方面,有些自认为值得追求的美好的东西,可真当获得时,反而是遗憾和失望交织,让人觉得前面的努力又变得没那么大价值。二十岁以为惊天动地的情爱,不过是柳枝拂水的涟漪,三十岁孜孜以求的财富,原是身外的浮云泡影,四十岁执着不放的功名,只是雾中若隐若现的塔尖,快五十岁终于明白,真正的圆满不是目的地,而是途中的风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生活充满想象,遗憾也不过是常态。此刻,站在宁波这片土地上,身临其境,对这句诗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那些求而不得的圆满,终究会在时光的烟波里自成圆满,如同这永不干涸的水脉,永远奔向新的远方。
接下来,上海,江苏常熟,南通,河北沧州,河间,天津,安徽合肥,以及江西吉安,江苏常州,四川成都和乐山,这到达的每一个地方,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的旅程,尤其是南通,河北沧州,河间,天津,安徽合肥,以及江西吉安,三天时间连续穿梭,大江南北纵横驰骋,竟然从南到北,再由北往南,穿越过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在外时间一多,有时会出现迷糊的情况。偶尔会很恍惚,迷瞪瞪的突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在高铁上迷迷糊糊在座位上睡着时,朦朦胧胧感觉广播通知到站,自己会一个机灵睁开眼,猛地站起来,以为自己坐过站了!每天住在不同酒店,经常是酒店房号错乱,今天住的酒店,还会记成是前一天住的酒店房号。吃饭变得没兴致,胃口也变得不好。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出门,却不知道去哪,不知道去找谁。身体的生理性不适经常伴随着精神上的孤独感,如影随形。
四、烟火中的诗意栖居
但当来到四川这片沃野千里、物华天宝的西南之地时,我又好像是一头扎进了成都与乐山编织的温柔乡,邂逅了一场春日最绮丽的梦境。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踱步,清晨的空气裹挟着湿润与清新,丝丝缕缕钻进鼻腔,那是独属于春日的蓬勃朝气。街边的饭店早早地升腾起烟火,麻辣鲜香的味道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勾得人味蕾大动。瞧,店里座无虚席,人们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交织,这浓郁的烟火气,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暖到了心底。
趁着晨光去跑步,那一路的繁花简直是大自然馈赠的惊喜。刺桐像是被点燃的火焰,“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军欲烧空”,红得夺目,张扬地宣告着春的炽热;
美人梅则宛如粉色的云霞,不同于冬日傲雪的寒梅,它在冰雪消融后,于春日暖阳里,轻盈绽放 ,“雪经清寒蝶未知,暗香谁遣好风来”,每一片花瓣都似蝴蝶的翅膀,在微风中轻颤,美得如梦似幻。
还有樱桃李、日本贴梗海棠、玉兰,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肆意舒展着身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将整个春天装点得五彩斑斓。
移步乐山,这座城市同样被春日温柔以待。街头巷尾弥漫的美食香气,是它热情好客的独特名片。豆腐脑的爽滑、钵钵鸡的鲜香、跷脚牛肉的醇厚,每一口都是舌尖上的狂欢。只觉空气中肆意弥漫着热辣辛香的气息,那是独属于乐山美食的独特味道,瞬间便点燃味蕾,撩拨着每一个食客的心弦,好似在热情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热辣性格。在这里,连风都带着美食的诱惑,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沉醉其中。
大渡河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在风中摇曳,与波光粼粼的河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田野里是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抬眼望去,大渡河的河水悠悠流淌,水波不兴,泛起粼粼微光 ,仿佛时间都为之放慢了脚步。这缓缓流动的河水,恰似四川人骨子里的悠闲自在与从容不迫,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那份淡然平和,任它外界风云变幻,我自守着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的每一刻美好,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意境。
记得去年7月16日和老四两人一起来这里出差,早上晨跑偶遇雨后大渡河云蒸雾绕的仙气,于是老四触景生情作词一首来应景:
一川晨翠,雾锁关山。雨初歇,流水桥边。残霞未散,淡雾沉绵。觅张公桥、苏稽镇、乐山佛。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心暂驻,江心岛上。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有汉时楼,唐时阁,此时仙。
频繁的出差,旅途的疲惫,生活的烦恼,在乐山这座城市似乎都有了化解之法。正所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这里,没有一杯酒解决不了的疲惫。当那甘醇的美酒滑过喉咙,入欢肠,便是畅饮的酣畅淋漓,满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入愁肠,亦能在微醺中与内心和解,将那些藏于心底的忧愁,随着酒意慢慢消散在风中,只留下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
无论是成都,还是乐山,三月初的时光都如诗如画。它们用美食抚慰人心,用繁花装点岁月,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只想沉醉在这春日的温柔里,不愿醒来。
五、结尾
旅途的一个月,不停地赶路,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调试材料……。在电缆车间调试参数的深夜,在客户会议室碰撞灵感的清晨,在酒店房间辗转反侧的午夜,这样行色匆匆的日子里,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有弹过古筝,吹过电吹管,也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写自己的心路历程,之前自己附庸风雅的各种爱好,好像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一样。
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这一站一站的奔波当中,去过很多的地方,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景,品尝了不同的饮食,领略了华夏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了四季冷热阴晴的气候,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办着不同的事,克服不同的困难,遭遇了人生百味……,即见了很多老朋友,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我们既是追赶时光的旅人,也是被时光追赶的风景。
而在出差生活的日常里,经常背负着多重身份,从父亲到丈夫,从老板到兄弟,从亲人到朋友,从合作伙伴到工作同事……,这些多重身份中,事情也纷繁复杂,枯燥繁琐,毫无停歇,往往是放下这件事又抓起那件事。
“荒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追赶与反追赶的游戏,让每个从业者成了旋转木马上的骑士,看似奔腾向前,实则困在原地。行业内卷是各个行业的普遍现象,而对于我们电缆人来说,更是辛酸的现实。
但既然要致力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满足客户真实需求,就必须始终围绕着线缆行业,就必须努力进行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就必须经常和客户在一起,就必须走进他们的车间,就必须深入了解行业的现状。
这就是电缆人的人生,即当牛马,又争当牛马的主宰。即是生活,也是工作,即在旅途,也做修行。遗憾吗?确实会有很多遗憾的地方。辛苦吗?也会有辛苦的时候,但既然让自己选择拥有强大的人生,身上就必须要流趟着更广阔的河流。
下一站是哪里?广州、沈阳、连云港、南通、上海……。看不到头的一个个下一站,意味着人生不停,旅途不止,而站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望,人生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差旅。我们每个人都是时光的旅人,在匆匆的行程中,不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是连云港的晨跑、南通的灯火、宁波的园林,沧州的底蕴,吉安的文脉传承,四川的美食,这些都是旅途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那些经历的生离死别和世事无常,最终都是我们内心的成长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