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知乎、人人都是PM等网站,看到很多0-1岁的产品经理都在询问,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或者技能树是什么?但现在的产品行业充斥着大量空谈,概念性的文章,新人很难去辨认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更接地气。写一遍更接地气的产品经理技能树,当然对大部分人而言可能毫无价值。
正文
1、产品运营
1-1、行业动态
做一行爱一行,关注行业动态,关注行业的竞品。行业动态是为了让你了解你在市场的份额,你的用户受众,设计更符合自身产品用户画像的产品。
其次,关注竞品的动态,也能够更好的触类旁通,借鉴思考。
1-2、用户调研
先了解行业,其次努力成为自己所做产品的受众,只有自己是真正的用户,才能够了解用户想要什么。同理心靠脑补是无法脑补的,功能的实现拍脑袋想出来的大多是错的,你设计的用户路径用户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多接触用户,也许是混入用户的群里,听听用户的意见和想法。也许是在后援中心值班,接受来自用户的投诉,情绪。
这些都能够让你更加的接地气。
1-3、需求分析
需求的分析,根本是了解这个需求的本质。
用户、业务侧遇见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决它?在当前的资源情况及时间节点,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可行性是怎么样的?对应的优缺点是什么?
输出解决方案的时候,除了了解目的,更重要的是将目的变成目标,也就是实现这个需求后,我们能在哪方面看到提升?数据,还是效率?没有目标和反馈的需求,都是耍流氓。
1-4、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数据。将数据变得清晰,和将需求变得清晰本质是相同的。
同样的,也需要从需求目的出发,业务方提供给你的数据需求可能是1,也可能是-10。“我需要平台用户近期的下单数据”和“我需要平台用户近期的消费偏好”。这两句话指向的结果可能是相差很远的。
以“平台用户近期的下单数据”为例,看看定义可以怎么被细化。
1)、什么用户?
基础特征:注册操作系统、注册设备、用户类型(手机号、微信、微博)、注册时间范围、
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
平台消费特征:累积支付金额、购买频次、商品偏好、订单数量
2)、什么时间?
注册时间、支付时间、成交时间
3)、下的什么单?
什么类型的商品?多少次?是否区分订单状态(关闭、未支付、已完成、退款)?订单金额多少?
分析数据之前,需要了解数据。对数据足够了解,才能迅速清洗自己想要的数据。
至于如何清洗,我觉得excel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了,常见的去重、频次、筛选已经足够我们输出非常多数据了。
2、产品设计
2-1、产品策划
产品的策划,我会将其偏向于商业的策划,也就是BRD的撰写能力。也许可以不会撰写,但是必须清晰的知道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是否足够支撑我们的想法,如果不知道,怎么样去选择你要去的行业、企业呢?
而BRD一般3岁以下的PM可能会接触的比较少一些。BRD是什么也不在这里赘述了。
2-2、模块设计
模块的设计,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产品的脑图,但是“一个产品的脑图”,我并不是指市面上大多体验报告、竞品分析的所谓一个app首页有什么功能。
产品设计的实际情况是我们需要梳理模块逻辑,划分好模块的边界。让研发更迅速的理解,我们的每个模块或者系统需要做什么事,每个系统的数据结构是怎么样的。
这里也涉及到下文会描述的流程设计。
不过,模块不清晰,何来流程呢?
2-3、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产品侧我们叫做流程图,研发侧是系统的时序图。流程的梳理过程和接口的时序,很容易暴露风险的问题。
如果对系统之间不熟悉,在技术评审时,很可能会不清楚时序这么设计的风险。当然了,流程图也是可选的,不一定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流程图。
2-4、交互设计
理解为交流与互动。用户如何和你的产品交流与互动呢?
业务方的需求,功能的实现,如果挤在一个页面一个模块里。我们希望用户怎么样去理解我们的产品,希望他们怎么样操作。
页面的信息梳理是否合理,是否混乱?你的功能和逻辑,是否存在状态的缺失?用户的操作是否满足他的预期,是否基于他反馈?
这里在《交互设计精髓》、《iOS交互设计艺术》我想都能够学到很多。
2-5、需求文档
最后终于到了需求文档环节。前阵子看过一个问题,问PRD的作用是什么,有一个答案是阐述项目价值。
但我个人的看法是PRD更垂直于需求本身,整个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系统的交互以及时序、需要设计的接口数量、数据的埋点、前端的交互等等。
阐述项目价值,更应该在前置的过程中,在项目立项的时候评审。更在需求评审的会议上。实际实施时则不建议有干扰项了。
3、项目管理
为什么会写项目管理,是因为项目管理是产品能力的一部分。但是切记一定只是一部分,如果全身心投入,可能就忽略产品的本质了。
3-1、需求管理
1方面是需求池,另1方面,是版本控制。不要让需求溢出,需求的增删改都在可容忍范围内。
3-2、时间管理
由于每个产品负责的项目和需求可能非常的多,时间是不可能有时间的。而比较流行的所谓番茄工作法,我个人会觉得太理想化了,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有时间去在应用里操作计时么?
这里给新人两个小的建议,
1)“二八原则”,
一个平台80%的价值是由20%的用户创造的,一个产品80%的时间应该给20%有价值的需求。
2)拒绝被打断时间
产品经理的时间,特别的容易被碎片化,我们非常需要拒绝被打断的时间,哪怕是半个小时,在不被打断的时间里,专注的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如果频繁被打断,效率真的会非常低。
3-3、进度管理
方法很多,甘特图也好、普通的项目时间表也好。只要自己能够清晰知道项目的进度就ok。
或者说,可以类似企业微信将项目切割为几个大的流程:产品规划=>研发实现=>研发自测/产品体验=>转测试=>发布验证
从大的流程,来做切分。
3-4、目标管理
推出OKR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产品的KPI很难去权衡,也不会常遇到大厂,会将某些运营指标分配给PM。
那用什么去量化我们的目标呢?
O-Objectives-目标,KR-Key Results-关键结果。对比KPI,OKR更像是我要做,而KPI是要我做。
一般一个O对应2-3个以内的KR即可。
举个小栗子。
O:提升产品交互设计能力
KR:
1、每月看一本交互设计书
2、每周输出1篇800字的交互设计总结。
4、个人
终于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部分,除了码文档,很久没有码这么多字了。前阵子看shimu老师的幕后产品有说,产品这个行业输出沉淀的东西太少。希望自己的总结,能够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吧。
4-1、性格
4-1-1、责任心
能接多大的锅,意味着你有多优秀,并不是鼓励接锅和背锅。而是指你能够处理多大的事情,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大佬,是从来不会慌的。
4-1-2、好奇心
不好奇,很容易被淘汰。
4-1-3、耐心
产品经理是一个情绪汇聚点,所有人都有事情要找你处理,一定要耐心。不耐心,怎么码100页A4纸的文档呢。
4-2、能力
4-2-1、学习能力
高中、大学教过我的我都忘记了,可是培养我的是迅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习不仅能快乐、强国,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
4-2-2、执行/推动能力
只是说说,永远落不了地,有效率、有决心才能执行。光自己执行,也没有用。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协调资源的岗位,推动资源的就位,推动小伙伴做你的项目你的需求。要加油呀!
4-2-3、沟通能力
沟通,不仅仅是说话。笔者也并不是一个很会沟通的人。这方面也是需要学习的。
沟通能力大致能够包含三方面
1)、逻辑条理是否清晰
2)、语言转换能力
需求,研发能不能听懂?解决方案、可行性能不能说服业务方,让他们理解?
3)、剥离情绪的能力
4-2-4、情绪管理能力
和上文有重复,其实也是因为情绪的管理不仅仅是沟通吧。产品经理真的真的是个遭受特别多情绪的岗位。
特别特别不该让自己的情绪污染别人,这个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
1)、需求不靠谱,如何解决
2)、需求没有反馈,或者没有人重视,如何解决
3)、很累很辛苦得不到认可,如何解决。
4-2-4、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除了你自己,一切都是资源,你要协调从运营、设计、研发、测试、运维这么多人力,不打好交道怎么行?
最后,也请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