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我买的零食过期了。他语气平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并无责备之意。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母亲在一旁解释,说父亲如今买东西特别注重生产日期,这习惯源于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那还是父母像我这般年纪的时候。春节将至,他们精心挑选了礼物走亲戚,却不曾留意那盒糕点早已过了保质期。亲戚当面抱怨,父母尴尬得无地自容。自那以后,他们买东西总要反复查看日期,这习惯竟保持了几十年。
我望着父亲检查生产日期的专注神情,忽然想起童年时家中的光景。那时我们刚从农村搬到县城,父母为了让我和妹妹接受更好的教育,咬牙在县城买了房子。新居的喜悦很快被生活的重担冲淡,我们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每天傍晚去菜市场的身影。她总在摊贩收摊前赶到,只为买那些打折的蔫菜。回家后,她能将那些别人看不上的菜叶变成可口的晚餐。我们围坐在小方桌前,就着馒头和咸菜,听父亲讲单位里的趣事,竟也不觉得苦。
父亲在工厂做工,母亲在纺织厂上班。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却从不在我们面前抱怨。冬天里,父亲的双手总是皲裂的,母亲的眼睛常常布满血丝。但他们坚持认为,只要孩子能读好书,这些付出都值得。
如今生活好了,父母却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母亲会把洗菜的水留着浇花,父亲会把用过的塑料袋叠得整整齐齐收起来。他们总说:"东西没坏就别扔,钱要花在刀刃上。"从前我嫌他们太过节俭,如今才懂得,正是这种朴素的生活智慧,支撑着我们这个家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着父亲仔细查看零食包装的样子,我忽然明白,父母在意的哪里是什么生产日期,他们珍惜的是每一分来之不易的生活。那些过期零食,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也照出了父母用大半生教会我的道理: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挥霍,而在于珍惜。
回家的路上,我特意去超市买了新鲜的糕点。这一次,我站在货架前,学着父亲的样子,认真查看每一个生产日期。我知道,这不仅是选择食品的标准,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父母用他们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郑重对待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拥有。
时光流转,我们终于过上了顿顿有肉的日子,但父母骨子里的那份节俭与谨慎,早已成为我们家最珍贵的传承。那些过期零食背后的故事,远比零食本身更有滋味。
20250505每日一省雪落无声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