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感觉钱不够花?虽然快乐很简单,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下班取快递、拆快递,然后再订下新的快递。但是同样痛苦也是如影随形的,每个月的钱袋子,还没到月底,就已经全线告急了。
到底是因为我们挣的太少,还是因为我们花的太多?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将自己迷失在了欲望的沼泽中?
分不清欲望与需要,让我们总会感觉难以得到满足,内心的冲动会让我们不断地购买,又在得不到所有满足时心生匮乏,得不到快乐。
安万特科学图书奖入围作家安妮.鲁尼新作《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让我们以经济学的思考方式,组织自己的生活,学会利用经济学提升生活水平。
关于我们刚刚提到的花钱的问题,本质上是区分“欲望”与“需要”的问题,欲望难以穷尽,区分清楚“欲望”与“需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金钱资源,合理分配开支,让金钱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自己的欲望挟持了我们的快乐。
关于“欲望”与“需要”,书中是这样阐释的:
原文:PⅪ-Ⅻ
欲望和需求
消费者,即那些购买或“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人,使用他们的资源来获得他们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只要他们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他们需要的一切,他们就可以用剩下的钱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在经济学中,需求和欲望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它包括食物、饮用水、住所和足够多的用以保持温暖的衣服。这些都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其他需求因时间和地点而异。例如,生活在北欧的人需要大量的保暖衣物,而生活在尼日尔的人则不需要。被认为必要的物品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现代世界,汽车被认为是乡村地区的必需品,因为没有汽车就很难出行。在过去,马是一种必需品,但现在它是一种奢侈品。经济学家评估并确定不同情况下的人们需要什么,以便有一个可接受的生活标准。
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任何剩余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欲望。与需求不同,欲望是无限的。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食物、足够大的住所和足够多的衣服来保护我们不受天气的影响,但我们的欲望是无穷的。一旦我们有了充足的食物,我们可能想要更美味的食物。此外,我们还可能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多的假期,人们想要的东西是没有尽头的。
区分出我们的购买习惯中,哪些是“欲望”,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金钱,有更加合理的规划。
需求: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的物品,比如解决饥饿的食物、御寒与遮体的衣物、安身的住所等等。
欲望:是在必需品之外的物品。
比如我用50元和家人吃一顿饭,它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这是需求;而如果花50元看一场电影,这是与吃穿住行无关的,它就是欲望。
比如同样是吃饭,我们吃一顿家常饭就可以满足温饱问题,如果你选择在饭店吃一顿豪华大餐,这就是欲望。
还比如冬季到了,你缺少一件御寒的大衣,在同样满足御寒要求的情况下,一件羽绒服和一件貂皮大衣相比,羽绒服就是需求,貂皮大衣就是欲望。
分清了需求与欲望,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使用金钱,下次购物时,先看看这件物品是需求还是欲望,
如果是需求,可以毫不犹豫地添置
如果是欲望,那就要三思而后行,尽量节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控制每个月的钱袋子。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完全不购买满足欲望的物品,但是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比如一个月为自己设定一个欲望花钱的限额,如果超出这个限额,又特别想买,就下个月再买,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的,那就可以果断地PASS掉,从而不但为自己节省了开支,也提升了自己的自控力。
欲望无涯,管理自己的金钱,先从管理欲望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