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小区开始装修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新小区交通便利,老老少少的人们出行方便,所以有些人想早点装修搬来住。
当然,真正开始装修的,那都是这个小区标准的常驻用户,未来家里的灯是这个小区的常明灯。因为还有好多的住户,买房只是为了老家喜丧来往有个落脚处,而放置在那里的,并不打算长住。
有一些自己没有时间的,就把装修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有些弟兄们合伙来装修,推沙子呀,弄水泥呀,铺地板呀,反正你帮着我干,我帮着你干,这样的合作团队也挺多的。
二叔家的几个兄弟就这样合伙干的,他们为老人的房子先简单装修了,在老年房里支好了灶台,大家合起伙来做饭吃。因为装修的事宜,兄弟妯娌们的关系又更密切了,真好。
一家人一桌吃饭,一屋干活,一条心的忙事情真好。
还有一些人,春节之前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回家,就把装修的事情放到春节之后。
那天遇见的本家兄弟就是,他们兄弟叔侄好几个在青岛打工呢,说年前正是赚钱最好赚的时候,这个黄金的赚钱时间可不能错过了。
他们兄弟几个,在青岛这几年生意做的那真是好,有的就直接在青岛为后代买房了。现在全部在县城买房居住,平常从青岛回来都是在县城,只是因为还有年迈的老人家在村里居住,所以偶尔会回来看望老人。
在要不要村里的拆迁房时也曾经犹豫,后来想着老家吗,总要有个落脚处,就都分别又要了一套房子。房价低是一回事,那亲情的根还在村里呢。
新房的钥匙拿到后,他特意回来看了一下房子的结构,大体的装修心中就有了计划,开始在外地买一些相关的原材料或者二手的家电家具。快递来的大宗物品,这边有委托管理收货的,真是一条龙的合作共赢关系呢。
讲真,这样兄弟们和和睦睦,共同发展越来越好的,很多呢。
兄弟妯娌们和和睦睦的,家里老人的日子安安心心的,老人身体好,情绪好,子孙们打工赚钱也踏踏实实赚的更多,这才就是家和万事兴的良性循环呀。
躬身入局在村里这段日子,对过去老人常说的“多子多福”有特别感受。对过去老话说的“人要熬井要淘”,也有了一些复杂感受。
新房前边的邻居大哥这段日子一直在新房子里忙乎着,70岁的大哥背起一袋水泥,似乎也还不费力气呢。
70岁的大哥是独生子,上一辈只有一个男丁,这一辈只有一个男丁,下一辈也只有一个,就是老话说的三代单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村子里日子过的并不那么舒展。
过往农村人的日子以传统农业为主,所以人多力气多干活是优势,现在社会发展了,赚钱的路子多了,所以就不一样了。
讲真,整个村子里真正种地的人并不多了,少数人种着整个村子里的土地,当然也都是机械化作业了。
满身泥点子的大哥乐呵呵的忙活着,他帮着工人师傅一起铺地砖,运沙子,运水泥,忙活的倒像是个年轻人。
大哥的独生儿子一家都在城里生活,新的村子里也要了一套楼房。
儿子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那天回家,好多人围着他家的车库在看呢,原来家里车库都倒捯了,弄得敞亮亮呢。
大哥家的嫂子在新的小区转悠着,遇见我也会聊起来,穿着花棉袄的嫂子,当下的日子很知足。他们家现在暂住亲戚家空房子,想着新房装修后,又能和村子里人住在一起了,满是期待,满是憧憬呢。
回家多了,聊的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尽管是新的小区,但是未来入住的新人可能是极少的。 就是说,在这个新小区迎新娘子的场景可能会极少极少。
多数的年轻人,父辈们都已在城里买了房。现在刚需的住户,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岁以年纪的人了。
老家指的是什么呢,大概是老家里还有父母老人和那个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