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每十户人家,必有和我一样忠信的,但是未必有我好学。
论语-公冶长 5.28
郭德纲说,学问就是记问之学,一种方法是记忆,一种方法是提问。
记忆,这点咱们一点也不陌生,从懂事入学开始,就一刻不停的被要求记忆。目的不用说,考试。以至于我们把学习误认为就是考试。进了社会,不管你是做搬运工还是做CEO,总是免不了要记忆,这多半也是被逼的,为了生存,必须熟记产品信息,必须熟记客户信息。真是想问一句,我们什么时候能为自己呢?
记忆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但是提问就并非如此了,这是一件勉强都勉强不来的事情,这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事情。
有的人对身边一切的事情都那么好奇,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寻找答案,不管起点如何,最终都能超越众人。有的人把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只有服从,哪怕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只懂得服从,最终不仅导致事情做不好,连带着也把自己的根基毁了。
咱们回到孔子这话上来,为什么孔子不说自己“仁”“信”,只说自己好学?我想他就是那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人,对一切都有满满的求知欲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束缚,最终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