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家的小猫咪,小狗狗有八百个心眼子。但几乎看不到有人会说自己养的花,多肉植物聪明伶俐。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植物则像石头一样是固定的,不动的,最多只是有生物的本能。
那么植物真的没有智能吗?
《植物会思考吗?》这本书,可能会打破你对植物的偏见。
在看这本书时,首先要抛弃掉的是我们对于智能,思考的固有定义。长期以来,我们用人类的行为去揣测,推断其他生物的行为。
比如小猫,小狗,豚鼠所谓的微笑,又比如鳄鱼,山羊等动物的眼泪。对于植物,当然是看不出来它们的五官,就默认为植物没有情绪,没有思维,只有生物存活的本能。
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自大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忽略了生活中植物独特的智慧与它们的交流方式。
比如很多人都喜欢修剪完青草后的那种清香,觉得闻起来特别的神清气爽。但实际上这股青草味是草叶被割伤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又被称为VOC。这种挥发性物质就像是植物之间的语言,不同有机物化合物的组成构成了不同的单词或者说是话语。目前已经发现了1700种组合。
被割伤的青草释放这种VOC,是为了提醒附近的的草类植物,赶紧做好防御。就像是哨兵吹的哨子一样。
而有时候,不同的植物也会相互提醒。书中提到了一种植物叫三齿蒿,如果一株烟草在一株受伤的三齿蒿的空气传送范围内,就不太容易被食草动物发现。三齿蒿会释放几种VOC警告烟草,让它赶紧启动产生驱虫剂的机制。
而西红柿就更狡猾了,它所释放的化学物质能扰乱食草动物的大脑,避免自己被吃。有些植物在收到警告信号后,还会散发昆虫能识别出来的化学物质,让这些昆虫汇集在自己周围,保护自己不被动物吃掉。
植物的语言虽然我们听不到,但是它们并非是独立沉默的存在,它们正在用人类感知不到的方式相互交流着。
这本书的作者曾经做过实验,他发现能够麻醉人类和动物的麻药,同样可以麻醉植物。怕羞的含羞草在吸收麻药后,就变得不怕羞了,别的生物信号也都减弱到了最低。
在这本《植物会思考吗?》中还有很多实验,都可以证明我们一直以来对植物产生的偏见。
当我们放下自大的人类视域去感知这些植物时就会发现,植物不仅会思考,而且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更具有智慧。
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喜欢科普的小伙伴们都可以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