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29期“简”专题活动。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崇尚“极简生活”,向往那种简单、清明的生活方式。自己也试图做到“极简”,但总是被欲念干扰,没能成行。
去年有幸参加了一次内观禅修课程,吃穿住行都是极简单的,有点回归旧生活的感觉,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享受其中,才真正对极简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才明白:淡饭粗茶有真味,窗明几静是安居。
物质的贪婪造成囤积。一贯的思维就是:我要拥有它!特别是网购流行后,买东西就是敲敲键盘、点下鼠标的事,不知不觉就买了很多东西。天天取快递,先生每每好奇,“这都是买的啥东西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买的啥,实在是买的太多了。很多东西,买回来连包装都没拆就搁下去了。买东西的意义不在是东西本身,而是当时购买的爽感。后果是,家里堆得满满当当的。每次整理房间的时候,都很恼火,用不上却又舍不得丢。一系列的购买行为占用我大量的时间、空间、金钱,却不能给生活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提高。
人活到极致,是素与简。舍弃不必要的欲望,舍弃心上的负累,一个人才能活出生活的真味。
精神的贪婪造成累。互联网的发达伴随而来的是信息过载。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一个关键词可以引出无数的文章、视频,让人眼花缭乱,难分真伪。我比较关注关于旅行、美食以及心身健康的课程,冲动性的购买了很多课程,然后,根本没有时间系统学习,好多课程直到过期也没有听,特意下载的也大多躺在我的百度网盘里,几乎没有被我翻过牌子。下班就窝在沙发里刷视频,被这些碎片知识充斥着,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知水平却还是留在原地。
让人累的不仅是手机,还有手机里的那些人和事。单位有工作群,学校有家长群,老家还有好几个家族群,群消息上千条,应接不暇。前面有人发错了信息,后面一大串的“收到”回复,收到的是什么呢?没有人会在意,但只要有人回“收到”,你就觉得自己必须得符合一个,不然就不合群、不合规。
先生是个好交际之人,每天班忙于各种酒局、饭局,很忙、很体面的样子。可那所谓的认识好多名人,有很多人脉,也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幻影,到了事上,还得靠自己。
我们不是神,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清理自己的内心,学会“极简生活”,拿走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才能放下更重要的东西,生活可以是简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