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听雪
图片//网络
今天周一,天气晴好,16~6℃,阳光下暖洋洋的,真舒服。爱美的已经戴上遮阳帽了,比如操场上练操的美女老师。
早上,食堂吃小混沌,有荠菜肉馅,味道不错。
吃到荠菜,自然就勾起了一番相思味,怎么就百吃不厌呢?
一到开春,我们总喜欢早早地去野外挑些花荠菜回来,用开水烫烫包饺子。并非野菜营养价值如何如何,吃的是一种味吧,反正吃的就是一种心情。
前段时间,同事在村蔬菜大棚外挑了好多荠菜,送来了一大包,嫩汪汪的,好吃极了。
平时麦田里很多,但要趁各家还没打草药的时候去挑。当然,麦田里的荠菜翠绿色,嫩得像一汪水。而空地或树行里的荠菜颜色就偏紫,尽管肥水不足,但光照充足,铺展着,菜棵挺大。学校外边就是麦田,如果想去,只需一会儿工夫,随便拿个什么刀具,一个塑料袋,便可满载而归。回家理理,烫烫,剁点肉,动动手,一顿美味的荠菜饺子就可享受了。
在儿时的记忆里,家家日子过得很艰难,挑些野菜充饥很正常。如能加些调料,弄出来也不失美味。现在人吃野菜,吃的是心情,吃的是时尚。
春天,除了荠菜,还有一样也特别招人喜爱,那就是蒲公英。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蒲公英就是路边、田野上最常见,最普通的野菜。以前,总见有人挑蒲公英,不知这苦菜何用。后来才知道,在中医上蒲公英有着非凡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
蒲公英,作为菊科草本植物,浑身都是宝。药食兼用,可生吃、炒吃、做汤,炝拌等,看个人喜好。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不过,食用蒲公英,最好选择在初春的三四月间,在开花之前采下,那时清火、消炎的功效最佳。
周末,特地和朋友一起去野外树地河滩挑了一次蒲公英,回家理理冷拌了一些,余下的冷冻在冰箱里。
百度一下,吃法还不少呢。
有人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有人凉拌吃:将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水,再用冷开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有人拿来做馅包包子或包饺子,也有人用蒲公英炒肉丝,还有人用蒲公英泡茶。我也喜欢用蒲公英泡茶,然后就是像吃马菜一样,烫过晒干包包子。
总之蒲公英食疗价值不凡,但要注意,中医说: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且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易致缓泻。
怎么样,如果你想尝尝野菜,你也可以趁着周末到野外遛遛,看看花开,赏赏风景,顺便挑些野菜回家,换个吃法,换个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