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
1. 想要减肥,坚持跑了1-2个礼拜,然后中断了; 想要阅读, 努力看完了第一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 有一个目标,也每天都在努力。但是却感受不到进度,终点总是遥不可及。
3. 很多想法都是在脑力想想,从来没有进一步去落实。比如去一个城市走走,比如去体验一下某种舞蹈。
02
如果你刚好遇到上面的场景。那么你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PTEO原则了。 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极为震惊!居然有这么好用的方法论,而我以前居然没有听别人分享过!
这个方法论,P是Project项目,T是Task任务, E是Event事件,O是Operation操作。下面举个例子:
比如,我想要学英语,这是一个想法。很模糊的想法,目标也不清晰。 然后我使用SMART原则,把这个想法,变成项目:
“2个月后,也就是到25年6月15日,可以听Speak English With Class频道不看字幕且能听清。”
再把这个项目拆成2个任务Task:
1. 用知米背单词,巩固熟词消化30个, 用「听音辨意」复习完当天单词, 完成50天,(允许有10天的中断休息)。
2. 每天听英语频道10分钟, 完成50天(允许有10天的中断休息)。
然后就是每天去完成这个事件Event了。
至于具体操作,很简单就不再展开。
这个拆解的过程,从模糊的想法,到清晰的每日事件。
从不可操作的想法,到具体的操作Operation。
03
有了这个方法论以后,我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
比如,最近我的更文频率不大稳定。 我想要增加一些频次。
于是,我加了一个项目,“一个月内, 4.15到5.15, 更新8篇文章”。
继续拆到每周的任务,“本周,更新2篇文章”。
然后拆到今天的事件发文一篇,所以早上就在成长群里,立下flag,“晚上10点没发文,在群里发红包。”
健康对我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我要减肥,于是我转成项目 “1个月内, 到5.15, 从150减到145”。
拆成6个任务:
1. 散步出行4k步 完成25天
2. 健腹轮 25个, 完成25天
3. 8点后不吃东西, 完成25天
4. 白天正餐外,不吃零食, 完成25天
5. 三餐,饭前先吃蔬菜,蛋白质(鸡蛋+鸡胸肉),最后才是碳水, 完成25天
6. 每天在群里汇报当天的体重和饮食, 完成25天
04
那么这个PETO方法论,跟我以前的规划有什么区别呢?
1. 首先这里的想法必须转化成清晰的项目。项目有清晰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 而以前,我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通常就是任务,虽然我觉得每个都是有价值,但是具体目标是什么, 我是不清晰的。
现在每天完成的事件,都要归属于某个项目和其拆分任务。
2. 目标不清晰,导致的结果,就是以前想养成的习惯是永远无法完成的。
而现在拆解成任务,任务有明确的次数,知道方向,对进度也很清晰。
而且,任务有次数要求,可以中断。 习惯不能中断,一中断可能就中止了。
3. 所有任务完成, 项目目标大概率可以达成, 至少逻辑上可行。 当我跟朋友分享的时候, 他们可以帮我发现路径有没有问题。
05
你有什么短期的梦想和想法吗,赶紧在评论区拆解一下。说不定一个月后就实现了呢。
我是「W阵雨」,聚焦个人成长领域的关键知识。感谢你的阅读和关注!如果喜欢这个主题,可以留言点赞喔。
你关注的主题,就是我持续探索的方向
W阵雨
专注提高个人学习效率,搭建个人知识系统。 擅长开发obsidian插件工具。
109篇原创内容
往期推荐:
PKM | 打标签前必看!90%的人都踩过这3个坑
PKM | 从200+到10个:如何用2小时重构知识标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