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暴力沟通故事集”为校园中与“非暴力沟通”相关的系列性文章,除了事件本身,文中不泄露孩子的个人信息。请勿对号入座,请勿恶意传播。】
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两个女孩来报告。
“Y踢球踢到我肚子,也磕到她手了。”
“现在感觉怎么样?痛不痛?”
“现在没事了。”
“你们是希望我去跟Y沟通一下这个事情吗?想让他知道球踢到你们,并且有点痛了(安全),是吗?”两个人点点头。
鼓励、放手
“我现在有个大胆的想法。首先,我现在确实有点顾不上;其次,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已经学非暴力沟通这么久了,你们试着自己用‘非暴力沟通’处理一下,怎么样?”
“老师,我想用暴力沟通,我可不可以打他?”
“我知道你肯定是在开玩笑,只是在‘想’打他,对吧?”“你们去试一试,不管能否解决或者解决到哪一步,都由我来兜底,好吗?”听到我这么说,她们点头离开了。
一直到上课前两个女孩都没有再找我,我推测问题应该解决了吧。至少,不会更糟。
询问详情
课上询问她们是如何处理的。
她们问Y:“你是不小心的,还是故意的?”Y低头踢旁边的小石头。
“你为什么踢石头?”
“你为什么不道歉?”Y始终没有吭声。
沉默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呢?孩子们一起发力寻找,原来Y不发声背后有很多感受:担心、害怕、疑惑、后悔。他疑惑同学为什么会找老师报告,担心老师会凶他,还有些后悔球不小心砸到了她们。他需要乐趣、理解、体谅。
尽管询问Y时,他没有直接很有效地回答,不过当两个女孩想尝试用非暴力沟通,并真的试一试来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情绪已经减缓或者调节好了。
我询问的时候,两个女孩一直捂嘴笑,男孩Y在憋笑,其他同学和我听到、看到这样子也忍不住笑。他们不但迈出用非暴力沟通解决同学之间冲突的第一步,还有成果和收获。同时,他们也相当于给全体同学做了一个运用非暴力沟通的示范。
听到他们这么有趣地妥当处理,小辣椒老师很欣慰。
非暴力沟通小知识之沉默是语言
沟通,沟通,不说话能叫沟通吗?可以的。
很多时候,如果对方是沉默,我们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脑子里可能会冒出“我被拒绝了”“他不喜欢我”“这人真死性”“可能在忙没看见消息”“这人真是木头”等很多种想法,这些想法背后感受可能是着急、担心、紧张,需要可能是心与心的连结、理解、沟通、情绪等。
同样,沉默是无声的语言。它可能蕴含着害怕、委屈、手足无措……它可能需要理解、力量、勇气、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