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很少写东西。除非有感而发。我曾经想成为一名作家。像陈忠实、路遥他们一样,把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体会,以故事的形式,创作出作品来。虽然,知道自己的差距,但我坚信倘如每天写作,或许5年、10年,会离梦想更近。
步入中年之后,发现可以谈心的人越来越少。无数个夜晚,想拨通朋友或者姐妹们的电话,畅聊一番,总觉得打扰了别人。心底深处的话,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只能憋着。我担心自己会抑郁,于是重新打开电脑,每天写点东西。
刚开始,我喜欢写小时候的事情。我告诉自己,回忆过去,代表你老了。现在,我喜欢写当下的生活,美好其实就在身边。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折,平平淡淡才是常态。对于写作,我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写作是唤醒内心深处的自己,然后与自己对话。悲伤的事情,写下来,感觉轻松了许多。快乐的事,写下来,心里更加兴奋。心烦的时候,写写东西,心就平静下来。如此可见,写作真是一味良药。写比说要好,说的多失误多,写下来促进了思考,也锻炼了思维,是错是对,只有自己知道。当我老了,这些文字都是今后的回忆。我尤其想写下与父母、女儿有关的内容,敲下键盘的瞬间,写作变成了思念和爱。也许有一天,我会鼓起勇气,给母亲念一篇,我写的文字,希望不要让她伤心落泪。
每晚写作,有时女儿好奇的问,妈妈你在写什么。我总说,自己在工作。总有一天,我会让她看我写的东西,我对生活的热爱,希望能带给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