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不会受到年龄的限制,但是往往会受到自己的局限。
有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不断不停地花钱花时间学习,然而“自我证明”的学习,其实是学不到新内容的,没有真正学到什么。
如果不放下曾经的自己,过往的自己,有点经验和成就的自己,生命就不会真正有发展和生长。
总觉得自己对,总觉得自己委屈,总觉得自己很好,恐怕很难学到什么新内容。
没有困惑的人,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依据“自我发展的理论“,来回望Ellen英语教育的演化史
0.0的版本 单纯爱——懵懂
自己喜欢英语,就去尝试学习其他的内容,以为这辈子应该不可能用自己喜欢的内容过活,听从家长和命运的安排,选择一个大学的专业和一份体面的工作,会计专业和银行工作,一切都符合一个普通家庭对一个普通女儿的所有预期。
然而,喜欢的内容会一直在,种子会发芽生根,破土而出。没有学习过英语专业,就是凭借对英语的喜欢,自己常年参加外语大学的英语角,广东公共图书馆的英语角,再回到家乡新疆自己创办公益英语角。
因为自己是非科班出生,而且就是单纯喜欢,所以没有多少自信,也不明白英语教育是怎么回事,并且那个时期: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问
“英语角有外国人吗?“
“你有培训班吗,我家孩子——“
“发音真的不重要吗,背单词不重要吗,语法不重要吗?”
仅仅单纯凭借自己的简单热爱与快乐,把英语的快乐传播出去,通过互动游戏,通过话题讨论,通过活动,持续做一件事:让更多人爱上英语。
让喜欢的英语的人聚在一起。
当时的执念:
英语角没有外国人也没有什么,英语角是喜欢英语的人的交流乐园,不应该依赖外国人。
我既然不做英语教学,仅仅免费向社会提供英语角的资源,那么我不需要了解课本,而且一直强调发音没有那么重要,交流最重要。
1.0版本 进入英语学校——推翻自己
因为英语角朋友的介绍,我知道了“英语学校“,职场前8年的晃荡后,最终Ellen进入了一所正规的英语培训学校,开始接受大品牌英语教育理念和实践的3年洗礼,从不会教学到变成教学能手,其实不是仅仅技能的提升,同时也是心态的转变。
与外教的相处,和扎扎实实的英语教学,让Ellen明白。
曾经的执念不对:
外语学习怎么能脱离外教呢,就像我们学习中文却不接触中国人,那简直是缘木求鱼啊,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外语,也在给我们的思维塑形,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
发音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扎实的英语教学,会非常关注孩子的开口能力培养,会教给孩子如何学习,发音很重要,不能完全忽视。
语法也重要,分数也非常重要,只有真正长时间大面积接触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家长后,才能体会家长的心,曾经他们说出的话“你有培训班吗?“这句话的背后是信任和现实的需求,是家长对孩子英语教育的焦虑和担心,是希望孩子能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资源,在学业上少吃一点苦,多一点自信。
2.0 山村公益支教——遇见未知的自己
即使在英语学校里教学和口碑,收入都非常好的情况下,Ellen也没有坚定的要终身做教育的心,直到自己进入山村做公益支教,当时只是想,自己什么也不会,教书倒是会一点,要云游四方,总要做点事,不如支教吧。
但是进入山村后,才发现自己对Ellen教育,对人的关注,对生命发展的关注和用心,远大于我对英语的20多年的热爱。
原来,我更爱孩子们,更爱教育,英语只是一个桥梁,一个到达彼岸的工具。
在支教的过程,Ellen在支教培训过程中,见识了太多真正优秀的老师,他们不分学科,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校长,数学老师,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看见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世界,让Ellen明白——
过去的自己不值得一提,要学得很多呢。
放下自己,才能融入新的环境。
学习美术的教学步骤,学习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一次次站上讲台,面对孩子们,面对老师们,考评课,观察课,公开课。
与有经验的超级优秀的老师接触,感受到他们的谦虚和从容。
面对巨大优秀的学校管理,几千名学生,井井有条,学生自治,校园文化建设,让Ellen无比震撼,教育的差距不是孩子,不是硬件,是理念,是实践者的态度。
这一次进城和进村就像井底之蛙跳出了一口井一样,才发现原来自己看见的广阔天空,不过是自己的局限。
3.0 创业第一年——独自进入真实世界
创业就是把自己放进了每天都需要面对“不确定的世界里“,从第一天就在想:
我能养活自己吗?
这个市场会认可Ellen吗?
因为脑子有什么,就会如何做事,一个人的格局就是内心世界决定你的外在世界。
运气很好,总有贵人和伯乐,运气的背后需要能力的积累。
而运气是一时的,凡是不能持续的,终将不会持续。
第一年的大起大落,抑郁,苦闷,简直就是被自己的虚幻抛进九霄云外,再重重地砸在地板上,感觉自己已经粉身碎骨,然而现实就是一道无限的题,没有结束的那一天,生活,只会——继续。
世界不会围着谁转,创业这一年的现实教给Ellen——
如何面对崩溃和不确定,面对最残酷的现实。
现实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现实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每天和不确定相处,一个人会变得更加坚韧。
脆弱会被现实击碎,然后重塑。
不再自怜,没有时间回望,只有踏踏实实往前走,没有退路。
人生中无数次清零,但是这次确实非常彻底。
巨大的自我生存压力,就算压得自己喘不过气,也要活下去。
起伏跌宕,自我怀疑,自闭,自卑,自我否定,自我重塑。
那一年,一个人每天对着墙背书,读书,
考完了高中英语教师证(笔试,普通话考试,体检,面试),
同时开始申请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育“研究生学习机会。
4.0 创业第二年2019年——苏醒
因为周末集中上课,平时不敢闲着,就给自己安排了北外的学习,以及在七彩虹自闭症康复中心做义工。
获得北外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但是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达不到输出论文的水平,就放弃了学位,而转向专心学习,继续不断实践,关注探索自己的英语教育之路。
同时或者说接连发生了几件事情:
逗花剧社,宝藏妈妈,
北外教授和英语教育的国际专家报告的持续理论输出输入,
杨妈的颠覆课,Leyya的自然拼读课,
iEnglish,乌鲁木齐的英语教育创业者探访之旅,
所有的资源和事件,所有的产品和实践者都指向一个方向:英语教育的正确方向。
这一切的缘分,注定Ellen要苏醒啊——
英语教育的正途非常简单明晰:培养孩子,学习者的英语阅读方法与兴趣。
从大处讲英语教育——只有两步。
第一步,教会孩子如何进行英语阅读的方法:自然拼读,享受英语故事的美好。
第二步,持续推进英语阅读的深度广度和习惯。
所有的单词,语法,知识,营养,影响力都会滋养孩子们,英语学习者。
曾经走过的所有弯路,回望都让人唏嘘
家长曾经说“你教新概念吗,我同学在北京,孩子就是学新概念,英语才那么好的,我家孩子也只学新概念。“于是Ellen就买了新概念的所有教材,一页一页的教,一学期又一学期的教,教的学得都认真,但是真正学成的人寥寥,到底谁错了?
家长曾经说“你有预科班(提前学下一册书)?“于是Ellen就开了一个又一个预科班,但是好像总觉得力气没有都用上。
卷子不断地买,讲题,做题,做题,讲题。
课本教材是最重要的吗?
为了研究课本教材,Ellen把从小学到研究生的英语的课本,一页有一页的朗读,一课又一课的讲解朗读。
应试吗?
Ellen自己把12年的中高考英语真题都在一个月内扎扎实实做完了,发现高分和做题不需要很多语法,只需要踏踏实实有生活的积累,有思考能力,会阅读就好。
难道不吊诡吗?
其实课本和高考没有多少关系。
倒是流浪了十几年的Ellen繁杂的生活阅历成为了Ellen教学的最大的资源。
Ellen生命里的活生生的故事,坎坷,冒险,经验,教训,更多的视野
是孩子们需要的积淀和生命课堂。
比如高中课本里的自行车环球行,Ellen认识环游世界的真人可不少,对课本的内容没有任何距离感,因为对生活的体悟足够多,读任何文本都很容易“代入“,因为在大学中大量阅读心理学专著,是心理咨询师,看过很多真实案例的书,接触过很多奇闻异事,看过很多电视剧,对于剧情推理很容易,所以这对阅读的帮助很大。
科普的文章,社会新闻的文章,新科技,新闻,人情故事,高考英语的文章,就是这些,其实没有什么难的,真正难得的是——广博的视野,深入的体悟能力,要打开每个孩子,而不是封闭孩子们,只是被单词,灌输知识。
课本永远不够,因为所有课本都是有限的知识。
但是我们作为老师是透过课本,有限资源的教学,让孩子们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他们需要有确定的能力,分析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网络创业班里,遇见了更多各地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几乎都是非科班出生,都是因为热爱,对孩子们的热忱,对英语教学的不断实践和创新,做出了很多让人瞩目的成绩,并且赢得了自己应有的一切。
不论年龄,不论地区,不论学历,Ellen这次放下自己曾经的一切,学到真的很多很多,每周三都会做笔记听分享,开始写周小结,年终总结。
很温暖,很幸福。
现实依然有很多不能,不可能,不确定,但是心中的信念开始更加明确,坚定。
其实放下自己,没有什么可怕的。
让新的东西进来,才能真正生长。
2020年,Ellen的教育之路,是否能走到5.0版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