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们,见字如面,展信欢颜。
失业的我躺在在公园里的樱花树下,突然明白了这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含义。
其实回首工作这些年,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词是"幸运"。我应该是和聪明沾不上边的,也没有良好的家世及学习环境,从八岁起,便一人在外独自求学,因为村里的小学没有什么学生,只有几个老师,甚至一二年级共用一个教室,就到了离家十几公里的一所学校寄宿在别人家,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初中在一所全封闭的学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星期一瓶的老干妈辣椒酱,上厕所都是火辣辣的。高中从学校搬出一人独自租了一个单间,一个月一百的房租,在父亲受伤没有工作后都变得有些奢侈。那是一个很老旧的房子,青砖土坯,却不会让你感觉到烟雨江南的雅致。房子在T字路口,距离不远的就是堆放生活垃圾的地方,整个房子也只在屋顶开了一个天窗用一圈铁皮包围着,在下雨下雪时会有一些精灵飘落进来,内部的陈设只有一张板凳搭起的床和一张看上去比我年纪大些的桌子,但是好在自己终于有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后来的就上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选了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条件不好的家庭,他的孩子真的很少能有什么选择,一切以生存下去为主,然后就会一步错,步步错过,所以我的这些年,大概在悔中度过。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的一生应该要这样过,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怎么能不怕呢,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放眼四顾,茫茫天地之中只有小小的自己。又怎么能不后悔呢,贫穷,就要忍受更多的注目和审视,最终也没有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大学期间,平平淡淡,只是读了很多书,开拓了思维也增长了见识,知识,真的能让人感觉到富有。
毕业前,顺利的应聘上了一家央企工作,这对于我们这种不入流的学校,还是挺难得的,然后就是不到一年离职。又进入了一家连锁餐饮做管培生,也没能坚持多久。毕业的这两三年,就是性格的真实写照,在生存和梦想之间,反复挣扎,最后蹉跎(有梦想的规划,却没有实现的勇气,因为经不起折腾和失败)。后来就回到了家,巧的事 家乡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引进了一些大的企业,凭借着踏实肯干,职业发展的还不错,然后就是结婚生子,慢慢稳定下来。可是地方还是太小了,好的公司也毕竟有限,而且大环境之下,谁也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洪流。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东西是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果然,在那明媚的阳光中传来了那一声枪响,那枪声沉闷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