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很多清朝历史,但是很少把眼光望向当时南方的弹丸小国,你想不想知道,那时候的越南人是怎么样的呢?
曾经为我们公益解读过《唐诗三百首》的吴松博士最近忙于《苏州全书》的点校工作,最近点校出版了《北使通录》,这本书是辛巳年(1761)三月初一日至十一月十二日,越南贵族黎贵惇个人记录使团出使北京的全程日记。吴博士在点校过程中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4月7日周一下午1:30,吴松博士为我们公益讲座“从《北使通录》看中越宗藩关系”,为我们打开一扇窗,看向历史深处的中越关系。
吴博妙语连珠旁征博引,错过这场讲座的学友真是太可惜了啊!
本来想认真记录一下讲座内容和感想的,但是为准备9号的斜塘老街走读,读书读得废寝忘食。
斜塘老街的走读心里很没底的,好不容易完成走读,却因为太过疲劳,需要休息,昨晚补了五回《红楼梦》后倒头就睡,今天下午去做个面膜,现在回家,却有点记不起讲座内容了,好在我当时有部分录像,一会儿复习一遍再说。
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三次大规模的汉人南迁:
第一次大规模汉人南迁,是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312年,衣冠南渡,晋朝贵族纷纷南逃到江南,建立东晋,建都南京,从317年到420年,偏安江南近百年,带来大量财富,带来中原文明、深厚文化。第二次大规模汉人南迁,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大量贵族皇室南迁,安史之乱后,大约从唐武宗会昌年间(843年前后)开始,来自南方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从公元843年到907年唐朝灭亡,64年间,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11位状元,约占这一时期状元人数的31.4%。晚唐时期,就连当时非常偏僻的广西地区。都出了两位状元,在中国历史大格局的转变下,南北方文运的扭转、状元分布的颠覆时代,即将到来。
到北宋王安石当宰相时,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科考中、在朝庭官员中持平了,并且南方人首次超过了北方人。
第三次大规模汉人南迁,是1126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族被俘(太宗后裔基本被一网打尽),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建南宋。又有大量贵族皇室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