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真好!这是我读完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的感悟!
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从一个家缠万贯的富公子,到一个孤寂落魄的孤家老头。经历了战争、饥荒、亲人的离世等无数打击,但他始终顽强地活着。
这种坚韧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因为生命本身就美好!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物。
好好活着,好好珍惜当下的所有恩赐!
01
言归正传。接着写昨天写的《农村女人的命运》。
小菁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虽说当时是命悬一线,还是从死神身边夺过来了一条命。
但是这次生的是个男孩,她的心放宽了。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次儿女双全了,她应该是最幸福的妈妈,最幸福的女人!
可是不,因为她的先生是一根独苗,一根独苗是需要开枝散叶的。这是农村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对于这个观念,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三姑六婆,过年走亲访友时,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过了年,再生一个儿子。
这女人没有啥文化,又没有经济独立能力,每天过着手心向上的生活。
自然有些事情自己是没有主心骨的,说的不太好听,就是只能任命运的摆布。
看过有个纪录片《出路》中,那个叫马百娟女孩,出生在农村的她,家境贫寒,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夹在中间的她也曾心怀梦想,要到北京读大学。找工作挣钱给家里买面、盖房子。可现实,是她那无知的父亲,将年仅12岁的她囚禁在家,不让她上学,还对想资助她上学的导演说: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靠女婿,早点生娃来得好。
后来,16岁马百娟被父亲以六块钱的彩礼嫁给了表哥。据说第二年,马百娟因为难产而离世。
是呀,生在农村的女孩子,如果没有读书的机会,那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小菁也不例外,在公婆和三姑六婆的劝慰下,不能自己的怀上了三胎。当胎儿长到四五个月时,老公和公婆提议去照B超,鉴别一下性别之后才做安排。
又托关系找熟人,这次没有那么幸运,鉴别下来是个女胎。女人躺在B超床上,面如死灰,思绪万千,因为她知道她将要面临无法选择的决择。
是要还是不要?要的话生下来之后,想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还有经济,负担都会加重。
后面还会在公婆的强烈要求下继续生,他们的想法是要再生一个孙子才会罢休。
而她的先生也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在家里一直是他爸妈说了算,他又十分的孝顺,又不想违逆父母的心愿。
于是再三权衡之下,她无奈地选择了堕胎。
她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医生拿着又粗又大的针对着她的子宫,打了一针又一针。她的心也如同她肚子里的胎儿一般的死去。
打完针后,肚子一阵一阵的宫缩,虽说没有大产那么痛,但此刻的她心如死灰,不想看一眼她那产下来,还有一丝动静的骨肉。那一刻她真的比死了还伤心难过。
她绝望的望着天花板,形同痴呆,不言不语。几天也饥不想食,渴不想喝。这是她一生都不能原谅自己!一生都藏在心底的痛!
02
2008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汶川大地震的爆发,暴风雪的袭击,路面的冰封,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而她在那一年又怀孕,这一次坚决反对照B超鉴性别。这一年的秋天,是收获的时节,家里的花生还有稻子都收割完了。
临近预产期,婆子陪着她来到她租住的地方,过了几天,她发动了,肚子有轻微的痛。有过经验的她,知道那是宫缩的象征。
那时,她的丈夫在外面开工程车,一时半会回不来。于是找熟人打了一辆车,把她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办了入院手续。随着宫缩越来越厉害,但怎么也生不出孩子来。医生说胎儿太大了,需要保存体力,多补充能量。
婆子从商店买了一些巧克力和红牛,在医生的强塞硬喂下,把好几块巧克力和两瓶红牛都吃下去了。
这时全身充满了力量,经过一番的折腾,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甚至呼吸困难,终于把孩子生下来了。
医生看到她呼吸困难,赶紧为她接了氧气瓶,但她觉得这氧气瓶太难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仅存的力气拔掉氧气瓶。
待在产房里观察了许久,医生看到她稍微好一些了,就要求家属把她推出来,转移到病房。
这时产后宫缩还没有恢复的她,依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她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语气对她婆子说:我再也不要生了,差点又要了我的老命。她的婆子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回复:"不生,死的脱"。这是我们农村人的话语,意思是:生不生由不得你。因为这次她生的又是一个女婴。
听到这话,她用被子捂住了自己的脸,在被子里偷偷的哭泣,泪水浸湿了衣衫,浸湿了枕头和床单。
此刻的她不是她自己,就是一个生育的工具。她伤透了心,也恨透了心。
接下来是带娃的日子,由于前面生了两个时间,又间隔不长。于是她的婆子把三岁多老大带到了身边。
而两岁的儿子和刚生下的女婴,则由她和她的丈夫在外面的租房子抚养。
两岁的儿子肠道不好,经常拉肚子,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时常是手上牵一个,怀里抱一个,一拖二的往医院来回的奔波。
过着那种日子,人的心情往往会抑郁,那段时间她常常有一了百了的念头。
觉得活着,没有什么奔头,没有什么希望。
可是当她看着这年幼的孩子时,又不忍心丢下他们。她就这样时而抑郁,时而又能劝导自己苟且地活着!
图片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有点晚,明天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