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出发第一站——宣纸文化园。
安徽的景点很散,看着近,开过去也要一个多小时。网上买票,扫码入园。
这个园,都是白色的外墙,设计很有特色,会拍照的人来绝对很出片。
主要是三个馆组成。我们先进了摄像馆,这个应该是专门供我们拍照的。外观,柔美不规则线条,一层一层,无论坐着,站着,无论什么颜色,和这个环境都很搭。里面更是好看,如果专门为拍照来,要穿国风衣服,最好是裙子,再拿点道具,有个摄影师指导一下动作。我们走到里面准备上楼时,就有好几个人专门来拍照的。
还有文创馆,里面跟宣纸有关的东西很精致,文房四宝,可惜不怎么懂,没法给女儿买。
只好拍几张照和视频给女儿看看。
最后一个馆,是宣纸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的。中唐时期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宣纸的发源地。再走马观花一看,以前电视里看到过的制作工艺,最初的选料部分都没放进去。从砍树,找稻草开始,割树皮、晾晒、浸泡蒸煮、捣浆,捣浆时还得选取好的部分,后面还有几十道工序,我记都记不清。再结合当时人工造纸时拍摄的照片,又一次受到了震撼。
唐朝时,宣纸曾作为贡品。想想古时候,洛阳纸贵,家里要供一个读书人,那得多费钱呀!所以,穷苦人家的孩子因此要苦读,考功名。不然,就这纸张,买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也不用说古时候,就说现在,家里有个练书法和娃,单买练习用的纸,还好;可是,学了一个阶段后,要写作品,作品的宣纸总该是更好的,等过年了写福字,等夏天了写扇子,等节气里写节气书签,再弄点其他的玩意儿写来送人,就是不小的支出。文房四宝,还有其他的呢。
今天总算是走了老长的路,来开开眼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