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动一艘大军舰,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开的走的。需要舰上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启航。这些部门有航海,雷达,声纳,信号,机电等等。
想上军舰,就必须要学会这些专业知识和技术。我们中队学的专业是机电。
每天早上起床,早操,吃饭,上课。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每节课九十分钟。
跟上学一样,刚开始感觉很新鲜。坐在窗明几净的大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象在操场上队列训练时那样辛苦。
可时间久了,大家就都生出了厌烦的情绪。再加上机电这个专业枯燥乏味,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一听就让人头痛。教员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大家在下面看闲书,发呆,开小差。都盼着早点下课。
我一直认为这种用于实践的理论知识,大可不必浪费太多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收效甚微。教员在纸上谈兵,我们听得稀里糊涂。我分到舰上后,在老兵的带领指点下,一个月就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当然,机器的一些故障还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熟练掌握。
在部队上下课时,不同于在学校里上课,下课铃一响,不等老师走出教室,学生们就一哄而散冲了出去。
这里有一套规定的礼仪和统一的动作。
当教员说下课时,值班班长喊起立,学员起立目送教员离开教室。等教员走出教室后。班长喊,放凳子。听到口令后,学员们立即弯腰撅屁股,双臂后伸扶住凳子放入后排桌子底下。然后班长喊,好。大家才能直起腰来。我们把这个动作称之为“喷气式”。
那一天,姚班长值班。上午最后一节课,他在喊“放凳子”时,不知是谁把凳子弄倒了,且声音很响。姚班长这个“好”字就迟迟不肯吐口,大家就呈“喷气式”姿势定格在那里。
此时大教室很静,空气也仿佛凝固了一般。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不知是谁发出了类似于蚊子或蜜蜂叫的声音,没想到这种邪魅的声音极具传染力。瞬间这个能容纳六十多人的大教室,好像飞进了成千上万只蚊子和蜜蜂的混合军团。“嗡嗡嗡...”的声音在教室中回荡。
姚班长气急败坏,声嘶力竭,“谁在叫?谁叫的!反了,还反了你们了”
他从教室的前头走到后头,又从后头走到前头,来回穿梭,试图找出声音的源头。然而他失败了,因为每个人的嘴巴都是紧闭的,每个人没有发声但每个人又都在发声。这种从胸腔通过鼻腔发出的共鸣,一旦形成合奏,声音就会被放大若干倍,以至于有点恐怖了。
姚班长越是怒不可遏,嗡嗡的声音越大,并且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
姚班长有点束手无策了,他后悔自己不该捅这些马蜂窝。
中队长和指导员在食堂门口等来等去,一直等不来手下的兵,就派炊事班长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啥情况。
炊事班长跑步前进来到教室一看,只见一群弯腰撅腚的“喷气式飞机”,正在“嗡嗡”叫着,似乎随时准备要起飞。
我次奥,这弄啥咧。
吓得赶紧回去报告。
等到中队长和指导员赶来时,这场恶作剧仍在进行中。
指导员站上讲台,竟被我们气乐了:呵呵,这是又犯病了?喔,你们这些龟儿子,鬼名堂还蛮多唻。好,要不要我再打个拍子给你们指挥一哈。嗯?这个姿势也蛮不错嘛,这是要展翅高飞呀,是不是翅膀都硬了?坚持住,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在僵持中,声音渐渐弱了下来。这种起哄式的恶作剧一旦有人停止,所有人就会泄气,继而戛然而止。主要是“喷气式”这个姿势时间长了太累。又都饿得肚子咕咕叫。
指导员:咋停了?继续嘛,我还没听够唻。
那天,我们为这场闹剧付出了不大不小的代价,在教室外面罚站军姿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