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的来历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公园,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与松花江隔道相望。这座公园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最早的公园。
在历史上,它曾经叫过董事会公园、特别市公园、中央公园、哈尔滨市第一公园,后改为道里公园。1946年,公园北部修建了李兆麟将军墓,为了纪念他,哈尔滨市将道里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所以,这座公园是以著名的抗联将领李兆麟将军的名字命名的园林风景区。
我与公园
我这次去兆麟公园,与上次最后一次去公园已相隔十多年,但30年前,它却是我经常光顾的所在。现如今,公园里的道路、小桥、湖水、洋房、角楼都发生了变化,当然是越变越好。特别是夏季的兆麟公园,古树绿地与古迹建筑相得益彰。跨虹桥、渡涧桥、云舟桥、朝阳亭、八角楼等都是市级单位保护文物,李兆麟将军墓为省级保护文物。公园差不多与哈尔滨这座城市同龄,整体布局是中西合璧式的,带有俄罗斯风格,现在都被保存得特别好。
李兆麟将军
李兆麟,化名张寿篯,1910年出生,辽宁省辽阳县人。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参加由中共北平地下党员任骨干的抗日民众救国会,在平西一代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
1932年初,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组织成立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在辽阳一带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随后,被奉天特委派到本溪煤矿从事工人运动,任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
1933年8月,调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先后赴海伦、巴彦、珠河等地巡视工作,参与创建东北抗日游击队。
他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36岁,就葬在道里公园内。为了纪念他,哈尔滨市将道里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又主持修建了李兆麟将军墓。
在黑色大理石为底色的墓碑上篆刻着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金色大字,下方有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墓誌,正前方为李兆麟将军塑像。
岁月如风悄然而逝,童年里的回忆永存,如今又见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