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杭州这边的天气也越来越糟糕了。不仅气温低,而且还有雾霾,再加上疫情,整个人都感觉很抑郁了。这个时候想起那春暖花开的三亚了。
十六年前,第一次去三亚。一大家子都去三亚过春节,那时最流行不过于此。
浙江这边过年的时候一般都是零下几度,穿着厚厚的棉衣进来,手指冻得冰冷僵硬;可在三亚就不一样了,短袖短裤,椰林海岸,阳光沙滩,心旷神怡,大多数北方人都难以抵挡。遂萌生了在三亚买个房的想法,想象着退休以后,可以在三亚生活,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于是两姐妹头脑一热再一合计,就在当年春节期间三亚湾一个楼盘现场打电话给销售,销售人员赶到现场,在靠近海边的一个亭子里,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楼盘靠近三亚湾海边仅200多米,旁边都是五星级酒店,站在房间阳台上就可以看到三亚湾,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东岛西岛,整个小区呈U字形,中间还有温泉浴室,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房价格好像在每方6800元左右,记得当年杭州城西的房子也就5000多一平方。架不住销售人员的热情推销, 再加上在那样的环境里也确实欢喜,每人买了一套100多方二房二厅两卫的海景房。由于太激动又打电话给在杭州的大姐,大姐说那就帮她也买一套吧。于是一下子买了三套。
第二年夏天,海景房交付了,在那房子只是毛坯房。那一年我儿子才5岁,我爱人利用暑假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受大家委托飞到三亚去装修四套房子,多了一套是一个老乡的房子。就这样不辞辛劳,带着儿子,又跑装修市场,又跑家电市场,又自己设计规划,又找水电泥工,忙忙碌碌整整两个月时间。人也晒黑了,腿也走酸了,跟物业的人都混熟了,终于把所有的房子都按照一个模式装修好了。每套房装修大概花了20多万,收支的账记了满满一大本,花钱不多,但整个效果不错,简洁明快大方。
第二年年底过春节,新房装修完成,按理肯定要自己去住的。再想想去年已经没有在老家陪父母过年了,今年如果我们再去三亚的话,最好把父母一起带上。于是分两拨,有空的一波早点乘飞机过去了。要上班的,像我这样的,只能等到单位放假以后,再过去了。那一年心血来潮,几个人开了一辆路虎车,从杭州一直开到了三亚。途经了。江西,福建,广东,再从徐闻渡船到海口,再到三亚。历时两天一晚,二千多公里。这也是我第一次长途跋涉,原本我骨子里是喜欢这样一路颠簸,去领略外面不同的风土人情,把地理书上的地名一个一个过一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印象还特别深刻。
到了三亚稍作修整以后,便急忙跑各市场,置办过年的水果、海鲜、牛肉,去明珠超市购买油盐酱醋米面。一家人张罗着在三亚过了一个特殊的暖意融融的新年。
过完新年,便驾车海南自驾游,去了大东海,蜈支洲岛,天涯海角。这些地方倒没什么特别之处,都是有名的景点,游人如织。
最有趣的莫过于,去了几个陌生的城市,去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个是东方市,还有一个是儋州市。东方是一个海港。我们直接开到了渔船码头,港湾里停靠着很多渔船,码头上充满了一股鱼腥味。我们还去沙滩上,沙滩上是黄色的沙子,不像大东海那样是那种白色的沙子。沙滩上鲜有人迹,只有我们几个外乡人在那边闲逛。也许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沙滩最是平常不过了。
儋州是苏东坡被贬之地,的确是穷乡僻壤。我们闯进了一个当地的小镇子。一群孩子光着脚丫子奔跑者,周围椰树,黄土坯房,黄狗叫,猪儿跑,鸡鸭成群,苍蝇嗡嗡叫。当地人都穿着拖鞋,露出惊奇的眼光,看着我们这群外乡人,仿佛见到了一批外国人似的。在镇上的有小店买了当地产的水果。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枣梨,圆圆的,绿绿的,个很大,又新鲜,随便买了几斤,擦了一下,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咬上一口,又脆又甜,汁多肉白,特别好吃。至今也没有再吃到过那么新鲜那么好吃的枣梨了。
那时候,海鲜大排档是三亚的必去之处。一大桌的海鲜,虾蟹,鲳鱼,带鱼,乌贼,还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料是很新鲜,但是味道却是做的一般,特别是南海的带鱼,感觉没有东海的好吃,而且带鱼还有一个个结石。当然还有海胆,那时候的海胆蒸蛋好像也没吃到海胆,原本也没见过海胆,就是一个黑褐色的刺胆。多吃了几顿海鲜,就觉得没有味道了。于是找了一家东北饭店换换口味,去吃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其实那时候已经有很多东北人在三亚发展了,开出租车的,开大排档的,开杂货店的。在街上走着,到处可以听到东北口音,冷不丁仿佛是到了东北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就过了初八,我们要回来上班了。让父母继续住在海南。再把车从三亚开回杭州,可就没那么新鲜了。
回来的时候天气也不好。过了广东边又下了小雨,天气又由暖变冷。与年前刚去的时候的兴奋相比,这时候的开车是变成了一种负担。因为要急着赶路,所以心情也不一样,有点急躁。
在福建境内,有一次加油站休息完以后,我开车上了高速。为了超前面中间车道的一辆大厢车,打了左转向灯想超车。可这时前面中间车道的大厢车也打了左转方向灯想超前面的车。他这么一把左拐方向别过来,我吓得连忙踩刹车,车又往左偏,又拼命的按喇叭,打远光灯。说时迟,那时快。大厢车前面也没注意到左侧有车,速度飞快,而且直接刮到了右反光镜。我被他逼到了中间护栏边上,还差五公分,终于两个车都停了下来。右侧反光镜已经被刮到反转,右侧的轮眉已经擦到了大厢车的车厢,还好大车停了下来,我们的路虎车左侧基本已和中间护栏已经平行了,还差那么一点点就要碰到了。那时候整个人都在发抖,后怕,腿肚子真的抖得厉害,心怦怦直跳,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直到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以至于后来,再也不敢长途赶路开车的。当时本能反应要报警,走保险流程。等到把行驶证保单拿出来一看,刚好过期两天!后来打起精神,小心翼翼,总算安全回到杭州,还好一路菩萨保佑,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