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梳理一下关于需求分析的内容,比较受触动的有三点:说人话,学会闭嘴,学会提问。
一、首先要会说人话
需求分析是搜集客户信息的过程,是拉进客户关系,建立信任的过程。需求分析做得好,客户成交的概率就高。
之前的需求分析的流程:先通过几个问题发问,随后告知保险有哪些险种,我们配置的先后顺序,这更多的是站在专业的角度给客户科普扫盲。
随着大众保险意识的提升和自媒体对保险的宣传普及,之前的需求分析方式越来越行不通,现在转变为要挖掘到客户本身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
我们所学的东西是专业、理念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能直接拿来跟客户讲的,我们要讲“人话”。比如我们学了需求分析这个课程,我们就直接跑到客户面前说:我跟你做个需求分析吧。可能有些客户会一脸懵,啥是需求分析?你要对我分析啥?我不想被分析?我们可以改成咱们一起聊个天,喝个茶。
比如我们学的东西有中端、高端、普惠医疗这些概念,这是我们做的专业上的分类,这是为了学习上的方便而设置的,但对客户来说,没有高端型、中端型和普惠型。最好讲一些客户能明白的话,减少使用这些专业的词汇,重点关注在客户要解决什么问题。
保险解决的是拿走客户的担忧和让客户的生活更美好,重点关注保险让客户的生活更美好。
需求分析是帮助客户发现需求的过程,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客户知道吗?不一定知道。
如何发现客户需求?这就需要和客户聊天,需求是聊天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思想,慢慢的你察觉到,客户本身也察觉到这样的东西就是他的需求。
所以在和客户沟通的时特别要关注一件事,就是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要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但我们也不要直接问客户“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要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我们要用这些话代替,比如:“你是不是遇到了这样这样的事情,你是不是希望有这样这样,那我们可以怎么去解决一下呢?那你有什么样的打算呢?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所以,我们要说人话,我们学的是理论,我们运用时是让客户能听得懂的语言。
问问题时要一个接着一个去试探性地问,如果问到某个问题时客户不愿意回答或者很抗拒,此时我们需要明白:第一,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不够,第二,他解决这个事情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所以,要么是解决信任问题,要么是确认意愿的问题。
比如:如果你跟客户关系很好,如果问到家庭财务问题时,客户就不愿意说了,只说财务状况不好,那不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具体的花销都到哪里去了,客户不愿意讲不愿意透露,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他并不想解决这个事情,也就是这个事情的意愿并不强烈。
另外关于需求中最关键的财务规划,需要着重聊2个话题,一个收入,一个支出。
收入一般客户不会透露。
可以从支出去聊,然后估算收入;比如:孩子的培训班,一年花多少钱?老人赡养一年花多少钱?有没有房子,房贷多少?这个房贷的钱从哪里来,你们一定挣得很多,对吧?
聊支出逻辑:大头的钱花哪里去了?第二的钱花去哪里?第三的钱花去哪里?细枝末节的钱花去哪里?主要看前三的支出。根据客户的支出,然后算客户的收入如何打平的。
此时可以预估一下客户是否有结余,若有结余,要问客户是如何打理这些结余的。
如果没有结余,客户一定很焦虑,会说一年也没有花多少,就是存不下钱,此时我们要跟客户梳理支出。
首先要提前跟客户确认你是跟我抱怨呢还是真想存钱?若是抱怨,我们就做倾听者,如果真想存钱,那我们就梳理一下支出或者我们建议你去做一下整理,把支出的账单列出来,看哪一些账单是可以腾出来的,让账务清晰,此时找到销售的空间。有结余就有保费,没有结余可能是在某些地方乱花了,调整一下也是有保费的,这就可以避免客户说没有钱买。
如果比看客户好像有结余,但他手里没有钱,可以再反问一下,不应该呀,按照你这样的挣钱速度,至少也要有个百来万吧,此时客户可能会告诉你,我们的钱怎么了,要么是被骗了,要么是哪里亏了,要么是家庭有重大事情(比如家人重疾)花掉了。
从这些日常的聊天当中,去抓客户的需求。
二、学会闭嘴
销售人员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话太多,说的太多,根本不给客户说的机会。所以,做需求分析我们一定要闭嘴,要控制自己想说话的欲望,多发问,引导让客户多说,我们做倾听者就行。
三、学会提问
不要客户一说咨询保险就直接给客户推荐产品。可以多问一些问题,第一:可以筛选客户是访客、薅羊毛的还是真正想买的;第二:了解需求,推荐适合产品。
比如:你为什么找我咨询保险呢?你之前有买过保险吗?你还记得买的是什么保险吗?保什么的呀,你当时为什么要买?是在谁哪里买的?他还在这个行业吗?你为什么要咨询这个医疗险?在其他渠道你也有在了解吗?
这个提问可以结合SPIN提问的方法再做一下梳理。
好的,今天先总结到这里了,要早些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