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杂谈之十七
这篇微信文章终于告诉了我们关于北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统计数据。“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如果数据准确这是一个相对令人震惊的现实了。试想假如一个人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和对生活的热情,其生命状态会是什么样?
当然要对这些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人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例如,调查样本的大小,抽样对象的人数(例如,是否是所有北大的新生),问卷调查的时间跨度,问卷中问题的设计,以及这些想法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等等。
更意义的研究恐怕是继续跟踪这群学生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的生活状况,看看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其未来的人生有何影响。因为从时间轴上的纵向研究得出的结论更能够让父母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们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不顾一切地把孩子强行往上名校的道路逼的话,孩子的前途将很可能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
当然每位家长对“强行”与否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有些父母也许会认为在关系到孩子前途的大事面前,只要方向正确就不必在乎孩子的反应进行强行干预是完全必要的。当然这是父母的价值观和个人选择的问题。不过无论父母们做何选择,其亲子关系的实际状况以及孩子的实际表现会告诉其选择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