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中最喜欢苏轼,超凡脱俗是他,才思敏捷是他,率真孤傲也是他,当然,如果没有他的出现,那东坡鱼东坡肉东坡豆腐这样的美食也就不复存在了。今天,我想谈谈我对他老人家《留侯论》的理解。
《留侯论》偏僻入里的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大智慧”,何为真正的大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句话时有什么感触,但这句话确实深深的震撼到我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大度到对突然而来的变故没有惊慌失措,对别人无缘无故的误解或职责没有愤怒之心?我想苏轼自然能做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是最完美的诠释。
张良能忍,所以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郑伯能忍,所以保全了自己的国家,越王勾践能忍,所以重振越国;汉高祖刘邦能忍,所以建立了汉朝……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呢?“其挟持着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生活中的我们可谓是“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样算不上勇。反观自己,虽然时常提醒自己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事,可也会为了一些人一些事烦心,也常常会郁郁寡欢。怎样才能做到深受委屈却不惊不怒?我告诉自己:多读苏轼,多学庄子。于是便也会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的感触。
我读李白,我不知道为什么屡遭挫折的他还能说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等狂傲的话;我读杜甫,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生不幸的他怎能说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豪言壮志;我读苏轼,更是震撼于他在乌台诗案期间仍然有“誓将寸管化利剑,杀尽天下豺与狼〃的抱负。
心平气和,不争不吵,不过八字而已,做起来却如此吃力。不过还是自我修养不足罢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得多了也就看的开了。我们之所以还达不到苏轼等文人雅士的境界是因为我们不管读与否学与否,始终都是我行我素,如此一来,也就很难隐忍了。
《留侯论》读完了,但又没读完。愿我们都能“笑看风云变幻,坐观海枯石烂〃笑看风云轻淡,冷眼红尘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