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一个南方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了一个事。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她们村就有人勇敢的走出村庄,毅然决然的下海经商。经过努力慢慢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之后她们村很多人也都相继走出村庄,在大城市稳定下来了。而北方的很多人却很少下海经商,在大家的眼中觉得经商不如当官,不如吃皇粮,所以很少有人能走出自己固有的家乡。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呢?近些日子我慢慢的琢磨了一下,前段时间读了一本《极简人类史》里面有个观点对我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那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文字和想象力。
因为有了文字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可以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相对动物来说我们有很强的积累优势。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理解很多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概念或者事物,比如国家,民主,人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都是抽象的概念,我们不能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彼此都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并且可以做到很顺畅的沟通。
所以要想对一种从来没有感知过的事物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们先接触这个概念并且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人们真实的了解到这种可能性,能不能做到再说,最起码应该要了解这种存在,这样才有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因为如果连知道都不知道的话,人们就会以为这种事物是不存在的,又何谈能够做到呢?所以才有了我写的题目,没吃过猪肉,最起码应该见见猪跑吧!
能不能做成某件事先不说,最起码应该知道有这件事吧!所以对应文章一开始举得那个例子自然就会清楚的知道,因为南方村庄有人通过走出自己固有的村庄并且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在大城市成功扎根,那么同乡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可以实现,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也都相继留在大城市。而北方村庄的很多人可能想都没想过,身边的人也没有一个做成过的,那么又怎么能实现呢?所以先了解到一个事物的存在很重要,至于能不能做成再说。
谈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读大学的意义,就是让你在最美好的年华中遇到很优秀的同龄人,让你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等,然后通过几年的朝夕相处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三观,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愈发温厚!因为如果你压根不了解这些优秀的同龄人的存在,你连追赶的目标都没有,又怎么能追上呢?
我也慢慢理解了读书的意义,就是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慢慢的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主张,不管作者的想法跟你的想法是否一致,这都不重要。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你最起码知道有这种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丰富你对生命的体验,你的生命厚度也会增加。
换言之,你的生命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加。说实话,毕竟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的人还是有相当水准的,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史册中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写的作品还是相当划算的一件事。你可以体会到那种伟大的灵魂是怎么样思考这个世界的?借助这些思考相信你会对这个世界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仔细想想好处真的太多了。
所以很多时候多读一些书,多跟优秀的人接触并且不是说一定要获得多少实际的经济利益,这未免有点太肤浅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跟优秀的人接触,会让自己了解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只有先认识到这种存在,慢慢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也达到这种状态。我认为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的!你说呢?
有一句可以很好的体现这种思想,就是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你想要变得富有,那么你就应该向富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做事原则,或许经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富人!所以要趁年轻的时候,多读书,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多跟优秀的人接触,慢慢的你也会变得很优秀,期待更优秀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