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的早上,往书包里装个馒头就去上学,到了学校,第一节早读时,实在觉得读的太乏味了,偷偷看下没有老师,掐一口馒头,塞到嘴里,然后摇头晃脑的假装读书,匆匆将它吃下后才放下了十二分的心,于是,饿的时候,一个早读下来,半个馒头已经没有了,桌兜里、书包里掉的到处都是馒头渣。
下了课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冷馒头吃着解饿,且是在没水喝的情况下,还能吃的津津有味,所以,现在想想,不得不佩服小时候的胃口,那是真的好啊。
记得班里有个娃,他奶每天早上都给他做油炸馍片,先不说那黄亮的外表,就那油香味闻的人都垂涎三尺,关键是他又坐的离自己近,想要远离不去想都难。于是,有聪明的小伙伴实在是受不了诱惑,就拿小恩小惠跟他换着享受难得的美味,而那美味,至今依然难以忘怀。
那时候,白馒头、包子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吃的上,往常,大家吃的都是粗粮馒头,表面咖啡色,吃菜,也就仅限于地里种的几样菜,葱、韭菜、包菜、西红柿、黄瓜等,且要等到那个菜成熟了,才能吃上,没有成熟就只能等着。
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里,他家条件较好,到饭点了,他们家厨房里居然刚出锅满满一屉笼白面包子,个个都挺着大肚皮,诱人的不得了。同学的妈妈比较热情,包子出锅了,忙拿了一个白面包子给我吃,本来挺不好意思接的,但还是没有禁得住诱惑,连忙接了,也不记得是啥馅料,只记得那个包子特好吃,煞白的样子,好几天都在我的眼前晃动。
夏天来了,终于也到了零食最为丰富的季节,杏刚长大一点点,我们就迫不及待里拿它打牙祭,再到桃子、苹果、梨,只要稍微有点味道,都是我们的美味,地里的西红柿,刚红了头,危险了,黄瓜,手掌大一点,也危险了,那时候,感觉肚里啥都缺,牙口倍棒,吃啥都香。
于是,夏季午休的时候,周六周天,都是我们集体出动寻找零食的好时候,每座沟坡里,哪里有什么树,哪里有啥野果,我们都一清二楚,总是能够在适宜的时间与他们相遇。
五六年级时,更有胆子大的男孩子,偷偷的在上自习的时间,跑出去到沟里摘杏吃,沟里的杏都是公家的,没人管,光临它的人也少,因此,长得也比较大且繁多,只要出击,必然是满满的收获。有了收获后,拿到学校与大家共享,此时,他或他就是大家眼里最靓的仔。
夏天时,凉甜冰棍更是很受大家的欢迎,于是,每年夏天,同学的哥哥都会准时在中午时间最热的时候,推着他那辆驮着冰棍箱的破自行车出现在学校门口。那时候,没人去研究为什么冰棍箱子上要盖条黑乎乎的破被子,好似一直以来见到的就是这样的。
冰棍箱上有个小口,付了钱的同学,急忙奔到冰棍箱旁边,想要从那个小口看向那个神秘的箱子里面到底装着多少冰棍,但是,箱子太高,就算垫起脚去看,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焦急地等着同学的哥哥将他黝黑的大手伸向冰棍箱子里拿,这时候,围观的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都在等着奇迹发生,不要眨眼,不眨眼,冰棍就像变魔术似的被那个大黑手给变了出来。
付了钱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抓起冰棍后,就挤出人群,开始边剥掉纸皮边吃起来,而旁边看的同学,只有咽口水的份。
但是,吃不上冰棍,我们也有解馋的妙方,拿个空酒瓶,水龙头一开,哗哗地灌满水后,在里面放几颗糖精,那美味,也能凑合说的过去。于是,夏天的时候,每个人的书包里有多了个各种形状及颜色的大酒瓶。
秋天时,家里的苹果差不多快成熟了,于是,上学时,往往就是一个馒头一个苹果,馒头就苹果,既吃着有了味道,又能解渴,真可谓最美的搭配。
而一旦到了冬天,零食就少了。但炒豆子、玉米,这样的美味又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上学时,隔三差五兜里装个炒豆,下课时,偷着往嘴里塞一颗两颗,咯嘣一声响,那美味,永远难忘。这时候,记得一定不能让别的同学知道,不然,美味将被一下子分个精光,兜底都有被掏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