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空中,散发着柔和光芒,引发无数人哲思的月亮,它的背面是数不清的陨石坑。
浅仓秋成的《六个说谎的大学生》就像一台职场CT机,把求职季那些说不出口的秘密照得明明白白。
六个从五千人中杀进终面的学霸,前一秒还因 “全员录用”的诱惑称兄道弟,下一秒就被企业临时改规则逼成了“大逃杀”玩家。
这场面试早就不是考场,倒像是人性实验室——谎言像陨石一样哐哐砸下来,把大伙儿精心包装的完美人设砸出原形。
而八年后真相大反转时,我们才懂,那些被嫌弃的“黑历史”,恰恰让人变得更真实生动。
1.谎言:月球表面的完美想象
多年后,袴田轻描淡写地谈起“37人谎言闭环”,仍自得于谎言不曾被揭穿。
从面试官随口问“志愿者协会有多少人”,他胡诌的“37人”开始,就像打开了美颜滤镜,细节越编越具体,一个虚假的故事渐渐丰满,说到后来他自己都信以为真。
这种简历注水术正在求职圈疯狂传染:企业吹着“成长蜕变”的彩虹屁,学生编着“团队领袖”的鬼话,活像美颜滤镜下的完美假人。
最绝的是招聘官鸿上的骚操作,用“全员录用”这颗糖衣炮弹,忽悠六个大学生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
等大家真情实感搞团建时,突然宣布“只招一人”——这波操作堪比网恋照骗。
当所有人为达目的,表演着理想模样,真实人性反倒成了需要藏匿在月球背面的陨石坑。
2.崩塌:当完美人设被撕开
浅仓秋成那句“电梯还在下行,一直在下行。”似乎是为这场信任雪崩量身定制的残酷注脚。
当六人收到“仅一人可被录用”的通知时,曾经共同奋斗的同伴,此刻都成了可能踢自己出局的潜在对手。
猜忌蔓延,信任不再。
告发信的出现如同惊雷,将他们精心修饰的人设炸得粉碎。
而揭发者本身何尝不是这场信任崩溃的受害者,他试图通过制造混乱来揭露“六个人全都是不足取的人渣”的真相,然而故事却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走向结局,在波多野的强势打断下,闹剧戛然而止。
更扎心的是这场闹剧本身也是骗局——企业画大饼,学生装孙子,HR看戏不嫌事大。
就像月亮永远只给地球看它的精致侧脸,职场里谁不是带着八百层滤镜在演戏?
然而转过身的月球,背面坑坑洼洼的陨石坑一直都在。
3.重生:于人性暗面打捞星光
波多野一直坚信“选谁都是对的选择”,这句话犹如月球背面的陨石坑中透出的一点星光。
曾经因为告发信被认定的恶人,也在更多的真相中展现出人性的善良。
故意占据爱心专座是为残疾同伴消除心理负担;
识破诈骗团伙,及时带领同学抽身,却依旧长期背负着良心的谴责;
为无辜同学寻求公正公平,却在流言之下,成为所谓“恶人”……
当被告发信遮掩的真相浮出水面,那些出自本能的温情体贴,恰似点点星光,照亮人性的暗面。
他们从来不是完美的圣人,但也绝非一无是处的坏人,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特点的普通人,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
故事结尾处,新一代求职者正走进装潢更华丽的会议室。
女孩一句自信满满的“我能”,又一次拉开完美人设的序幕。
这场互相欺骗的骗局永无终止,而身在其中的人,他们又会为了利益做出怎样的选择?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像是一把利刃划开了求职季光鲜亮丽的表面,露出坑坑洼洼的真实。
那些在求职季被异化的灵魂,那些在人性暗面积累的创伤,终将在某个时刻被人性的点点星光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