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辈子,其实也就一阵子,等到暮年再回望一生的时候,你会幡然发现,曾经有很多事情已经无法再次回想起来,而那些让自己仍记犹新的永远是带有情感体验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与物。
古人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亲力亲为,才是促进一个人成长最大的资本。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首往事时,触动记忆那跟弦的总是那些曾经或多或少给我们留下情绪情感体验的的一幕幕场景。
比如说,我们一般都可以记住读小学时被老师用教鞭“胖揍”时的情景,而记不住小时候父母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可以再次回想起小时候过年放鞭炮被炸到或玩笑时的画面,却很难清楚的记起那时背着书包上学堂时的一幕幕。
在我们深深的脑海里,那些最使我们刻骨铭心的,永远是那些自己曾亲身经历过的,认真参与过的,努力营造过且具有情感体验的事与物。
可能忘记的是我们不曾注意过的或是没有给我们留下特殊情感体验的记忆。
如果事物一旦被刻上了专属于自己的深深印记,纵使再使劲浑身解数也难以将它们一一抹去,所以当我们再次回想起来时,仍会觉得历历在目,似乎发生在昨天,甚至有一种旧景重现的感觉。
别人经历过的事与物,只能说是他个人的成长足迹而已。
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叫人生,自我亲身经历是人生在世最宝贵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智慧财富,没有人能教会你什么,除非你自己坚持去做,有留下你的探寻足迹,就是你自己的亲身体会。
网上流行一句话“道理我都懂,但仍过不好此生”,看似简单的抱怨,实际上有十足的科学依据作为支持。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感觉如此?是因为他们自己几乎从不去尝试主动营造过程却又特别在意结果,偏向累觉无用,于是无可奈何,无脑售卖焦虑罢了。
不懂得亲自去践行自己所从外界接受到的理念,就无法感受来自目标达成之后的一次次成就体验,也就更无法衍生出下一次行为的动力,不足以生成包括自己在内的生动记忆碎片,也就没有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值得我们去回想与怀念。
说到底,做事还是要亲力亲为,其实亲力亲为除了能给将来的自己留下一个可供回想的深刻记忆之外,更多时候其实是在让我们通过不断“撞南墙”的方式促使我们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提醒自己当前或之前做的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人是对这个世界事事充满好奇的动物,大多数人都喜欢尝试去接触那些充满着未知感或像是迷一样的事物。
因为感觉未知,所以好奇,因为好奇,所以不管对与错都想去尝试,因此“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
而有些事情的对错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甚至撞了南墙之后,回首方可发觉,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
但凡一次亲身经历,可以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把握住事情背后客观的规律
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能是悲伤难过的,可能是满心欢喜的,但它永远是最为深刻的,只有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事与物,才会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