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书展结束,下午随货拉拉回程,到家跟司机一起卸完一整车货已经八点多。本想记录一下一天的情况,但台式电脑开机不了,手机打字又慢,人累得眼睛都睁不开,所以就没有及时记录。
说真的,这次书展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我非常感动。23日书展结束后留下来打包的志愿者有十余位,从上午八点开始,我们稍稍整理了一下,就开始了线上订单的打包工作。这次长沙书展因为是第一次参展,完全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们本想在最后一天的上午再冲一把,还预订好了方案:全场的书都打七折,另外附送小礼品。我们以为这样能带来一点效益。但事与愿违,22日晚上许多参展商就已返程,因此很多展位空了出来,顿时人气去了大半。这极大地影响了人流量,整个上午到十点钟依然比较冷清,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过来。我们抓住时机,来一个人就向他介绍,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内部的书友们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热情。比如王增尧老师,她发动读书会的朋友购买笔记本,下了很多订单;由心荣老师也豪气地下了一个大单;还有不少老师通过杨佳坤老师的直播间下单,总计有几十个订单飞了过来,给我们的书展工作增添了暖意。
人只有自己真正走进来,真刀实枪地干,才懂得那个滋味是什么。不做,道理就只是一个概念,而非自己的。这几天的书展,我身体不给力,去的前一天就开始咳嗽,后来因为一来人就推介,喉咙也开始嘶哑,说话比较费力。这期间春丽看到我难受,给了我一盒润喉片,第二天我间歇性地吃了六片,结果坏事了,到下午的时候尿频尿急,过几分钟就要上一趟洗手间,最后快闭馆时,五分钟要去上一次,弄得我非常狼狈。
展会期间有十来位老师互相照看,人虽然累,还算熬过来了。最后一天,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拆展和打包,分工协作,整个流程有条不紊。为了不弄错,我让年秀在每个纸箱上都写上发货地址、物品名称和数量,这为我回来做盘点工作节省了许多时间。展会上的其它物料,焦永强老师、杨佳坤老师、刘索老师、余磊老师、陈海洋老师、杨之藏老师等男老师做事都非常有耐心,大家都很小心谨慎,拆下来后按类别归类打包,没有造成一点浪费。
其实最艰难的还不是展会那几天,而是回来后的这两天。为啥这两天更辛苦呢,是因为昨天和今天一直在做复核盘点和拆装、重打包工作。因为邮政发快递只允许一个包20公斤以内,而我们打的包有数个箱子是大件,超过100克邮政也不允许。因此我和同事只好把原来的箱子全部拆开,拿出一部分重新装箱。家里的箱子已全部用完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箱子,就拿一些烂掉的旧箱子用刀刮开,重新组装,放上泡沫等,再用力整合,用胶封好。这是力气活,我们两人都累得全身虚脱,坐在凳子上封胶都显得力不从心。后来好不容易打好包,把快递地址一一录入系统,仔细对照无误,再拍照留存。整整两天,57件货全部顺利发出。回来后我对照表格,把数字填好做了统计,又把快递单分别发给相关的人。
这些工作非常繁琐且细致,不能出错,因此也极损耗精力。这是做书展以来,从筹备到最后扫尾,全程最艰难的两天。同事对我说:“你不适合做这样的事(书展),这太累了。”我不置可否。不过,今年的展会已经结束了,现在来看,当事情完成后,只觉得一切都像一场梦。而当最感辛苦的时候,身体的无力感虽难以描述,却在慢慢做的过程中,无力也变成了纸老虎。
越发觉得,一切都不可执著,能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尽自己能力去做,做不了的时候,就歇息。一切都只是因缘,一切都是自己在体验,与别人无关。因此,所做的事,不过是为自己而做;事情做过了,也就等同于梦幻,没啥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