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年轻的代求勇士
他是极富学识、智慧、口才和教养的白人,却在北美丛林的茅屋里为印第安人的得救和新生日夜代求,并蒙父应允成就。在求告了许多日夜后,他只借助一个酒鬼翻译,父就通过自己的灵赢得许多原住民归向真理,生命和生活完全改变。
体会:为人代求是艰苦的体力活、脑力活、心力活,需要克制肉体的一切欲望,俘虏一切心思意念,使其归顺父亲的灵。这项工作又是不为人所知所见所闻的,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做,能做的也很难坚持。但它却是所有事工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果效的。它向全能的父亲宣告人自己全然不能,倚靠他的大能。
大卫·布雷纳德 (David Breinerd,1718-1747)生前是约拿单·爱德华兹(北美信仰大复兴的领袖之一)最欣赏的年轻人,且与爱德华兹的女儿订了婚。但他没能活到结婚的日子,二十九岁就为信仰而牺牲了。他留下的代求日记在两个世纪后,甚至到今天,依然激励着许多信仰真理的人献身于为人代求的事奉工作。这点是不会有误的,因为如果没有祈求和代求,任何外在的事工都不会对心灵产生革命性的、长远的果效,所谓的感动,也将只是流于浅表。
先摘录几段他的日记:
我属灵的生命和热诚似乎衰颓了。哦,但愿他使我在他面前深深的谦卑下来!
哦,愿我的灵被他的爱围绕,愿我对他的渴望和欲求加增!哦,我至圣的父,让我攀登向他靠近,爱他、渴望他、求告他,奋力张开双臂迎向他,好叫我从被罪和死亡所捆绑的身躯中得释放。
四月六日
今天清晨,我出去到昨晚那个地方。我开始觉得求告的甜美;并能以欢喜的心,思想为他受最大的苦楚。我也发现自己愿意──如果他如此吩咐──忍受远离故土之苦,到外邦人中间去,为他们的得救作工,即使有危难或死亡也不辞。之后,他让我为别人、为他的国度掌管这地,也为我亲爱的信徒朋友们迫切代求。我感觉到世界离我远去了,我在人群中的声誉也离我远去了。我情愿被藐视,成为世人所观看、嘲笑的对象。
四月十五日
我的思念显然集中在他身上。今天我也屡次感觉到他对我灵魂的吸引。
我知道我渴望他,并渴望顺服他的旨意,追求内里的纯真和圣洁,千万倍于我渴望这世上其它的事物。
四月十八日
今天清早我退到森林里求告;经历了他的灵的帮助和信心的操练:并得以为他的国度降临在地上热切祈求,也为我远方的挚友们代求。中午时分,他使我在代求中与他角力,并且,如我所信,感受他爱的大能。晚上,我看见自己欠了他极大的债,并看到我在责任上的疏忽。
我把这一天分别出来禁食求告,是为了他恩典的缘故;也特别为要在真理事工上预备自己。我求他帮助并引导我,预备我作大事;并求他按着他自己的时间,差遣我为他收割庄稼。因此,清早我便竭力为他在这一天中与我同在祈求,精神也不错。午前,我感觉到为珍贵不朽的灵魂,为他的国度在世上扩展所代求的能力。当我思想到为他的国度的拓展而遭难、受苦,甚至死,同样是一种最甜美的顺服,甚至是安慰和喜乐。我也大大祈求那些可怜的外邦人能蒙光照,悔改信他。
午后,他真真实实与我同在。喔,这真是何等宝贵的相伴,他赐我能力在求告中痛苦挣扎。即使在荫影、凉风中,我仍然汗湿全身。我的灵为众多的灵魂远离了尘世。我想我挂念罪人,更甚于挂念他的儿女,虽然我愿尽我一生,为这二者呼求。
我享受了跟他极甜美的相交。我想我一生之中再也不会觉得如此地从这世界隐退,而在所有的事上顺服他。哦,愿我能永远遵行他的旨意,倚靠他而活!
四月二十日
今天我就满二十四岁了。哦,在过去的岁月中,我蒙了何等的怜悯!愿他帮助我今后更多为他的荣耀而活。我几乎不曾如此渴望要遵行他的旨意,并完全奉献给他。我要尽我一生服事并荣耀他。
四月廿五日
今天早晨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在秘室里,并比平常更有能力为不朽的灵魂哀痛。虽然还在清晨,太阳尚未照射,我全身仍被汗湿透。如同最近经常感觉到的,我被催逼来祈求羔羊的温柔和安静进入我的灵;因着他的恩惠,今天早上也真的得着所求的。
--
大卫·布雷纳德于少年时期经历信仰危机,20岁时受“大觉醒运动”影响皈依真理,并立志成为专职传播者。1739年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但因批评一名讲师的“信仰不虔诚”被开除(1741年),后通过独立学习成为长老会牧者。他相信苦难是一种神圣的考验。
二十多岁时,他向北美东部的原住民部落传播真理。他常独自穿越荒野,学习当地语言,建立“祈求村”社区,通过翻译真理片段和简化教义吸引皈依者。
虽然,以世俗的标准,他的超群绝伦的才学和天分、温文尔雅的谈吐与教养更适合与最聪慧、最“高贵”的人群打交道,但他去到蛮荒之地,目不识丁的人们中间,为他们服务。
他克敌制胜的最大、唯一武器就是不懈的、恒切的代求。
部分殖民者批评他“过度关注原住民而忽视白人社区”,他不以为意。
长期艰苦生活导致布雷纳德罹患肺结核。病情迅速恶化,他于1747年10月9日去世,年仅29岁。
他的早逝被后世视为“为信仰殉道”的典范。
布雷纳德去世后,爱德华兹整理其日记出版(1749年),书中记录了他对信仰的挣扎、传播的细节及对“灵魂救赎”的极度渴望。该作品成为经典,激励了19世纪全球真理传播运动。
谁说他的生命只有二十九年?他就像被掰开的饼、倒出的酒,滋养众人。被掰开、被倾倒出来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但老师给我们作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