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孩子厌学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孩子有不愿意上学,不做作业,学习不好,成绩退步等情况,这些都是厌学的一种表现。
很多时候,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我们大人的做法一般就是要么进行说教,要么就是赶快找老师为孩子补习,我们几乎从未去思考过: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第一年期末还考了个年段第二名。从初二开始,我的成绩就退到年段前十,那时我就有厌学的情绪出现,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对学习的这份无助。好胜的我,也只能强撑着让自己成绩不要落得太厉害。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初二现象,当年我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目的,我找不到学习的意义。那时候,要是家人能关注到我为何成绩退步了,而不是认为我学习不认真了,要求老师给我换了一位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桌,想让她帮助我学业,以及盯嘱老师不让我当班干部,让我少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那后来结果会不会好一点?可惜,当年并没有人对我进行引导,我也不敢问老师学习有何意义这个话题,当年要是有班级会议就好了,说不定我就敢提问这个问题,我也可以得到释怀。
都说学习是有趣的,但是我并没有享受到乐趣,当年我时常有种在为家人争面子而坚持学习的感觉,当年我真的是强逼自己学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拖延的习惯,我总是跟自己说,下个学期我一定好好认真学习,可是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一转眼初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记得中考的时候,我的一些科目成绩还达不到平均分数线,因为到后面真的撑不住了。直到上了大专,我还一直对自己初中的表现,耿耿于怀。
还有这个拖延的习惯,对我的影响挺大的。长大参加工作以后,这拖延症如影相随,我总是对自己说,今年就先这样吧,等新的一年我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但是,当新的一年到来,我并没有如约去行动,然后我就开始自责。年复一年,我就一直处于拖延、内耗、不认可自己的状态,人生有多少个青春可以让我这样浪费?好在,这几年一直在修练自己的行动力,也感觉到这一年多来,自己的行动力明显增强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好,没有人愿意当个差生,只是当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同时飞速发展的时候,孩子真的需要有人能来指引,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当然前提是父母得有可以支持孩子的能力。所以,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我在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厌学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十几年,出来工作与初中没毕业的人拿的工资是一样的,那干嘛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在学校里,还不如早点出来社会上积累经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义,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有用。
比如,一位初中生与一位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扩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解决也是不一样的,以及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及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不一样的,你的能量场也会是不一样的,你吸引来的工作、身边的人也会是不一样的。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真的很有必要提前去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变化,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军师。请多点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运动,与孩子做朋友,多点耐心了解、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父母们还可以多带孩子去看世界,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多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才不会人云亦云。
作为父母,比起只关注孩子的问题,然后忙着解决问题来说,关注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