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明忽暗的繁星在漆黑的天幕下跳动,一位佝偻老者倚坐在自家的窗户前,手里颤颤巍巍的拿着一杯枸杞茶,对着天空痴痴的望着,嘴角边时不时的勾勒出几道微不可查的弧度。
美好的思绪让他仿佛回到了年少时期,那是第一次和自己偶像相遇。
“您好,我喜欢写诗!”当时的他鼓足勇气上前说道。
“你会喝酒吗?”偶像没有介意少年只是一介书生,拿起手中的酒杯递到他的面前。
少年不假思索的接过,仰头一饮而尽!
“哈哈...好,够爽快。你这朋友,我交了!”偶像开心得大笑起来,神情洒脱,举止飘逸,不似凡尘之人!
少年被对方的人格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你有故事,我有酒!两人从此裘马轻狂,醉眠同被!
“咯...吱...”破旧的木门声打断了老者的回忆,一位老妇人走了进来。
她来到老者身旁关上了窗户,嗔怪道:“自己的身子骨怎么样,心理没数吗?时候不早了,快些睡!”
老者本想说,自己还不累。但看了一眼妻子的眼神,还是识趣的点了点头。左手捂着咳嗽不停的嘴,右手扶着妻子的双手缓慢离开。
...
黎明的湛蓝破开了天幕,东方的边际上露出了几缕金芒。
老者早早的起床,在征得妻子的同意后,决定前往江边去祭奠下去世多年的幼子。
出门时路过孙子的房屋,听到朗朗的吟诵之声。老者远远望去,见小孩正卖力的诵读,声音高亢而又响亮,朝气蓬勃。仿佛站在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他满意的点了下头。
走出草堂,一缕寒风呼啸,街上人烟稀少,道路两旁杂草丛生,不时传来的乌鸦叫声,更是增添了几分离愁。
老人沧桑的双眼紧皱了几分,不由得咳嗽了起来。儿子急忙给他披上一件外套,妻子也给他整理下散乱的白发。
老者没有说话,只是朝前挥了挥手。
一行数人就这样走了几里路,由于靠近近城镇,所过的地方有了一丝繁华之景。
老者的呼吸频率越来越快,喘的有些接不上气。众人劝阻他去坐车,可他还是执意要自己走。
不远处,一群小孩的惊乍之声吸引了老者的注意,他停住脚步看去,原来是一个变戏法的在戏弄几个孩童。
被一次次的作弄后,那些童真的脸庞上毫不掩饰的表现出了失望,但仍是不愿离去。
老者的嘴角不禁抽搐起来,一个叫李林甫的厌恶之人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他连忙快步离开。
一个时辰之后,众人终于来到江边,老者已经坐在木轮车上由儿子推行着前进。长时间的跋涉让他早已体力透支。老妇人则在一旁静静的跟随,眼角边残留下几道泪痕。
江边寒风凌冽,老者的咳嗽声几乎没有断过。岸旁的树木萧萧的飘下落叶,随着长江之水奔向远方。
常年漂泊的老者看到幼子孤零零的墓碑,再也安耐不住内心的悲伤,嚎啕大哭了起来。
国破家亡、百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他的一生似乎从来就没有成功过,此时的他只想说一句:人间不值得!
良久,一个同样苍老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老者缓缓回头。见有一位同样佝偻老汉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他的跟前,‘砰’的跪在地上。
“真的是您,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恩人了!”跪着的老人抽泣的说着,此时的岸边刹那间人头攒动。
原来都是来感谢老者曾经为他们这帮穷苦百姓所做出的贡献。
老者在儿子的搀扶下,艰难的一个个把大伙扶了起来,一番寒暄后,众人都皆散去。
他们知道老者很忙,不忍再打搅。
一声哀鸣在江面上响起,一只离群的孤雁正焦急的寻找失散的同伴,江边上的野鸭也在配合的叫着,不知是好意帮忙还是自顾的嘲笑。
忽然间,云海之间传来回应的叫声,一群大雁返回飞来,它们没有放弃那只孤雁。
雁群兴奋的鸣叫着,盘旋了几圈后,朝向蔚然的天空继续出发。
此时,江面上驶来一艘华丽的大船,船内飘出阵阵的酒肉香味。
老者听到隐隐嬉笑之音,想起刚才那群瘦骨如柴的百姓,双眉紧皱,捂着鼻子道:“那船上味道太臭了,让我离他们远点,带我去江心看看吧!”
说完,儿子便借了一艘小船,带着老者向江心出发。
江边寒风更盛,老者咳嗽的身子只能躺在妻子的怀中。
儿子在船头划桨,不自觉的唱起了歌谣,妻子一边梳理他的满头鬓发一边讲起了两人美好的过往。老者神情开始恍惚,耳边也传来了孙子的吟诵之声。
听着听着,眼神中满是温柔与疼爱,心中多出了一丝慰藉。
这一刻,他释怀了。自己并不是一事无成,至少此刻,他正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船在江心缓缓的停了下来,老者在妻子的怀中安静的闭上了眼睛,嘴角间流露出难得的微笑。
他终于可以去找他的偶像,继续畅游天地,纵论天下!
若干年后,一个少年在老者的墓碑前写道:“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 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