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有点震撼人心。先不说这个话对不对吧,而先说这个话的本质。
人性本恶,与人性本恶,已经喋喋不休争论了几千年。
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人性本善,占据了上风。三字经里,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在古代,三字经是必读的,即使是小孩子,即使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这个话,也是深入人心,朗朗上口。人们念叨得多了,自然就成为了信条,甚至成为了某种信仰。性本善是一种信仰,就如同有人说的,爱是一种信仰。
为什么封建专制社会宣扬人性本善呢?那是因为造神的需要。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道德的楷模,至善至美的形象,是上天派来的逗比,哦,是不,是上天派来统治老百姓的天子。看看那些官员,一说到皇帝,就拱拱手,说,当今圣上,英明神武,然后如何如何。这就是造神了,就是搞个人崇拜了。如果没有人性本善的说法,怎么宣扬得皇帝至善至美呢?所以,宣扬人性本善,都是为了造神。我们看看那些宣传,总是把一些人说得夸张的完美。就好比,公司的宣传栏上,总是把老板说得那么完美。
但也有理智的人,所以有人常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因为有人性之恶。
一些地方,喜欢造神,什么都是神人说了算。而一些地方,知道人性之恶,所以完善制衡之道,天下的事情,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避免所谓的神人作恶。
人有远近亲疏,有志同道合,所以,有的人对你好,但他们未必就是好人。例如,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无私的对子女好,但不代表这些人就是好人。比如说,诈骗犯骗别人的钱拿去养家养孩子,但他们不是好人,老千坑赌徒的钱给小孩买车买房,但他们不是好人。
也有人说,好人与坏人,其实就是视角的问题。孩子心目中的父母都是好人,但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你认为他是好人,我可能认为他不是好人。正如别人说,没有对错,只有视角。
于是,这个结论就说得过去了,有对我好的人,但没有好人,至少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好人。这一点,应该知道,不要着了别人的道。就好比,别人说,我是为你好啊,却罚你的钱,把你的钱放进他的口袋,那还好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