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曾想与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相遇还会继续,知道她是学心理学的,对她有些好奇,也有出于同领域的理解和认同,读她的作品有点烫手山芋的感觉,想拿又拿不起,想放又放不下。
这次的作品是《紫藤》,紫藤为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花紫色或深紫色,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的寓意为爱情,象征着无尽的爱恋,甘愿为爱奉献一切。此时也正是紫藤花开放的时节,读《紫藤》还蛮应景的。只是《紫藤》远没有紫藤花般漂亮、美好,读之,心里竟是五味杂陈。
《紫藤》描述了一对居住在同一栋二层小楼的母女畸形的生活。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母亲对楼上女儿女婿私密生活的窥探,不得不说,托卡丘克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绘堪称天花板级,把一位寡居的母亲内心的扭曲展现的淋漓尽致。当女儿出嫁后,母亲一个人的生活无聊又单调。文章没有描述她们母女曾经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推理,猜测她们曾非常亲密,亲密的难分彼此,这种亲密可能是母亲很受用的。真因如此,女儿出嫁后,母亲心里无比的空洞,这种极尽崩溃的空洞感依然让她失去了理智,竟然以窃听女儿女婿的私密生活打发无聊的时光,越是窥探越是欲壑难平,在经历了短暂的挣扎和煎熬后,终于由幻想变为真实:乱伦。我想,作者这样的处理可能会导致很多读者的不适,毕竟,乱伦是被我们的伦理道德所强烈排斥的。但这也恰恰是小说的独特之处,这样有悖伦理的情节也具有强烈的冲击感,很能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欲罢不能,想要一探究竟。
究竟有什么结果呢?毫无悬念,这样的畸形关系只能走向灭亡。虽然小说没有明确描写三位主角的结局,但通过作者文末的描写,我们可以推测母亲和女婿在天堂相会,肆无忌惮的云雨。也许,女儿在杀掉他们之后,也选择了自杀,也许,女儿无法接受在另一个世界与他们相遇,而选择一个人活下去。究竟是什么结局,需要读者去想象。不管哪一种想象,都是悲剧。
托卡尔丘克选择这个主题的寓意是什么?揭露人性的致暗吗?如果她的用意在此,那么她成功的描绘了一个乱伦的故事,文字没得挑,主题很能吸引人,也很震撼。但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读者想要探索的远远不止于乱伦的畸形关系,那只是最浅层的好奇,至少我不并不满足于这样看一场热闹。好的作品是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的。很抱歉,在这篇小说中,我并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东西,表浅的东西又不是优美的,如紫藤花般让人赏心悦目的。只可惜了小说的标题,象征爱情的紫藤,被乱伦附上了一层灰色的绒毛,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好吧,可能我压根就不想看乱伦,就不想去思考乱伦。不知道别的读者会作何感想,期待我们的周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