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时候,和老妈聊起与昔日好友的趣事,笑成一团。
“那她现在在上海吗?”老妈突然发问。
我愣了一下,已经想不起上次是何时与她见面。
大概是从她远嫁之后,我们慢慢断了联系。
我从小就没什么朋友,爱极恨极的性子常常让我因为某一件事就别人绝交。哪怕从前再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旦翻了脸,恨不得变成仇人。
而她是我从小学起就唯一认证的好朋友,我们做过四年同桌,一起捉弄同学,对付老师,无恶不作。
青春期,那些小心事、那些叛逆、那些无病呻吟的疼痛,彼此都不曾缺席。
高中以后,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班级,关系却愈加亲密。
为了多说一会儿话,我们每天绕更远的路去学校。一路上,从同学糗事聊到明星绯闻,又或是对未来的期许。沿途的云凑起耳朵,天是无边的蓝。
当时竟没有察觉,那段路,几乎成为我近二十几年人生中最柔软的时光。
高中生活被我看做是横亘在我与自由之间的巨石。走出校门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与这个铜墙铁壁的世界抗衡了。惶恐与不安,都不复存在。
离别是人生大课表中的必修课。告别时,我们忍住眼泪,也坚信彼此的友谊经得住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打磨,没有一丝犹豫。
我们的大学在不同的城市,相隔千里。新生活让我们既忙碌又兴奋,遇见了什么好玩有趣的事儿一定不会忘记和对方分享。每次放假回家,聊不完的话题和逛不完的街,我们总要黏在一起好几天才罢休。
时光往前走,我们身上的故事越来越多。转眼毕业之际,我忙着做简历找工作。而她忙着与男友分手,回家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不能理解,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不久后,我收到了她的请帖。对方比她大五岁,本地人,不过在外地发展得还不错,买了房。
婚礼上,我是伴娘。新郎看起来很瘦小,断然不是当年上学路上我们谈论过的样子。他们俩站在一起,双手紧握,像两个孩子一样笑着。宴席上,双方的父母前后张罗着,我心中尽是酸涩。
从前的记忆渐渐被蒸发在岁月中,偶尔想起星星点点,都已经遥不可及。
人生的真相就是,多年以后,我们曾经遇到的大多数人,都很难是朋友,往往是路人。
已经很久没有朋友来家里坐坐了,我知道。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愿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建立维持新的友谊,我的时间被各种社交软件和综艺节目占据,那里有很多别人的快乐,难过,还有一些说不得的荒唐事。尽管,大多与我无关。
不知从何时起,孤独成为了我身体中蓦然惊醒的一部分。
突然想起三毛的一段话,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细数我所拥有的过去,孤独也陪伴了我那么久。
竟似昔日与我走过上学路的那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