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设计很简单,封面左上有两行不起眼的小字:
两位日本禅师亲自示范传授
和尚不怎么生病的独门秘诀。
封底也有三行小字:
冥想或坐禅有助于气血流通
坐禅,能调整身心阴阳平衡,走向坦然、轻松、舒适和愉悦
立禅,能缓解哮喘、胃下垂、心脏病、头痛的症状
书到的时候正和家人在外旅行,直到今天才开始阅读。今天计划读20页,没想到写的太精彩,半小时就完成任务。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瞬间消除烦恼的方法:就是侧卧,把两脚抬高,然后啪嗒,自然落下。如果是太太,就右侧身向上。
原因是:骨骼偏位生嗔。这个姿势是调顺骨骼的,而太太们平时走路的重心通常在右侧。这个动作很有效,反而大家常做的伸腰拉背动作没效果,那是自欺欺人,人的火气就是从骨骼偏位中来。
1、烦恼是敌,也是友。
“生气”也有其作用,它能挽救或保障一些秩序。烦恼是一种生命力,或是生命力本身。所以,以后不要再简单地否定它,不要说“解除烦恼”、“消灭烦恼”之类的妄语了,因为我们不能否定生命,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不断地调动起身心的所有能量,发挥“底气”的作用就是了。本书的“眼目”就在这里。
2、自我意识乃烦恼之源。
大海波涛汹涌譬如烦恼,风平浪静就是菩提,而根本上,他们都是大海。所以,能否深入大海的“无为而治”就是这个关键所在。深入得了,转得过去,烦恼即菩提;不得要领,转不过去,烦恼是更大的烦恼。我们修炼要达成的目标也在这里。
3、如实听,如实看
通过坐禅,寻找真实的自己,但初坐禅,思绪反而蓦然活跃,犹如翻江倒海。(禅坐之初,我们要为这个烦恼而烦恼。)这时要停止胡思乱想,否则可能会放弃坐禅。众禅僧在禅堂坐禅的时候,都有一位巡堂僧负责观察每一位坐禅僧的状态,发现随着眼球乱转,就会来戒板敲打,打到彻痛,人就迅速从妄念中回转过来,信心也坚固了,这叫“警策”。
通过坐禅而看见真实的自己—实相—并不容易,因为那个过程一般都避不开大脑皮层,就是说要经过人的思考判断。
如何应对?
只管如实的品味,如实的感受,仅此而已。不需要加入任何判断。什么美呀,可怕,讨厌,喜欢,就在你想到那个字眼儿的同时,实相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思考。
思考一开始,事情就变质了,实相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