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和女儿一起读书的日子如在昨日。女儿四岁时我把她接到身边亲自带,从那时起每天睡前和她一起读书,在女儿七岁前,只要我不出差,从未间断。女儿很享受这种睡前读书的习惯,有时我犯了错误,她惩罚妈妈的方式就是“今晚给我读100个故事!”特别强调100个,就是因为我常常读着读着就睁不开眼了,她还津津乐道,不让我睡。我们每天都读一个半小时左右。在女儿上小学前的三年里也是我读书最多的一段时间,读神话,读名著,读绘本。那几年也是我刚刚做单亲妈妈的几年,生活艰苦,但和女儿一起读书的时光,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周末下雨,白天也不出门,就拉个垫子坐在窗边一读读上大半天。窗外雨打荷花,屋里静谧芬芳,我和女儿肩并肩坐着,我用手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给女儿听。碰上女儿特别喜欢的,她会不厌其烦地要求我读给她听,有些书会读到一百多遍,比如:《青蛙和蟾蜍》、《会下蛋的母鸡》、《遇见你,真好!》。就因为这个经历,女儿在上一年级前认识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在二年级的时候第二遍读《汤姆历险记》,因为里边有个皮孩子我不感兴趣,就不喜欢读,她觉得好玩,我不给她读她着急了就自己往下读。从那以后她就可以独立读书了!上学堂后住宿,每次回家都还要求我给读书,老师强调读经典不让读名著,我们就偷着读。《草房子》、《水孩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小学课外必读书目几乎都读了,曹文轩的书读了有20多本。后来女儿自己恋上读杨红樱的书,一读不可收拾,每次都把书店里所有杨红樱的书各买一本,一次买六七本,女儿一周就读完了。后来就读到作者写得太慢,女儿没书可读……
女儿十岁以后,学会了自己用手机,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渐渐的,读书就少了。
总结以上所述,关于培养孩子读书,从我的经历中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孩子读书越早越好,0~2岁听书,买个国学机,24小时循环播放,让家里经声环绕。2岁左右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了,10岁以后培养难度较大。
二、我有一个观念:用故事把孩子喂大。
三、电子产品使用越晚越好,孩子12岁以前家里最好不开电视,
四、要想培养孩子读书,家长应先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每次给孩子读书全情投入,不是给孩子读,是自己跟着书中情节,哭,笑,完全融入故事当中。
五、每次读书都用手指,孩子可以用这个方法认识全部汉字,不用等到上学。
六、一般孩子大约在七岁到八岁左右,可以独立读书。
七、孩子有不厌其烦的重复的特点,家长不必担心某本书读过一遍了,她就不喜欢再听了。
八、如果孩子对某本书不感兴趣,家长不必给孩子讲这本书如何好,如何出名,直接换下一本,过几个月再读那本他曾经不感兴趣的,可能就喜欢上了。
九、培养孩子读书,不要问听没听懂,不要求孩子说中心思想,不看书旁的注释,不解释书中的成语,不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只管尽情地读,尽情地享受读书的乐趣。
十、如果认同经典,喜欢国学,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国学经典,让经典成为孩子的生命的底色。读经典的顺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易经》、《诗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童蒙书茶余饭后地读读,孩子很容易背下来。
暂时总结这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