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宁波,这是第三次。
这座美丽带有温度的城市,总会给人惊喜。
去年来时恰逢三八妇女节。作为一名外地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宁波政府给予半边天的特殊待遇——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今天来到宁波,来到小普陀东钱湖景区,又被这一湖的景色惊艳到了。即有杭州西湖的风光,又不失无锡太湖的气魄,一幅幅美景让我犹如脱离现实,走进仙界进入童话里。
美丽的陶公堤似长虹卧波,把东钱湖分为南北两湖。漫步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陶公长堤,犹如走进一个脱离世俗、远离凡尘的修行之路上。宁静、超脱、寡欲……,每一缕轻风都似乎携带着淡淡的禅意,给予心灵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释放。
聆听着潺潺的湖水声响以及满目的烟波荡漾,伴随着稍稍带些凉意的湖风徐徐吹过,仿佛出现了一种幻觉: 乘坐一叶小舟,随风飘荡,逐流远方。所有尘世元素都脱离凡体,心无杂念,四大皆空。什么都可以不再去想,这种愉悦,这种感觉,如飘飘然来到另一个维度里。
就在这种如梦似幻,一边行走一边畅想中,来到东钱湖小普陀景区的标志性景点——水上观音。
通体白色十米高观音建立在水面上,整个湖面作了她的莲花台。她眼帘低垂,双目祥和,手执净瓶倾洒甘露。俯视着芸芸众生,以她的慈悲和智慧,为每一位到访者提供心灵的慰藉和净化。
与水上观音毗邻的是霞屿禅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霞屿禅寺的独特魅力: 因一处历史悠久的石窟——“补陀洞天”而名扬四海。
这处石窟宛如东钱湖的一条卧龙,静静地诉说着东钱湖八千年的岁月沧桑。而霞屿禅寺更是依托“补陀洞天”被誉为“小普陀”,成为东钱湖人气最旺的地方。
湖心堤的尽头是半山忆王安石公园。这里重现了当年王安石治水的场景以及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湍急的瀑布虽没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波澜壮阔,却也像一块巨大的白纱披在青山肩头,亦如老人银发一落千丈,点缀着山林景象。
来到这里,不知是该向右走还是向左。发现大部分游人都乘坐上景区内的观光摆渡车。没有迟疑,买票登车。
迷迷瞪瞪,随波逐流。还没弄清将被拉到哪里,已到了下水村的公园湿地。
湿地公园景色也不错,却提不起我的兴致。又一直念念不忘观光车上那呼啸而过的钱湖秘境。在下水村的“大田山居”吃了午饭,为更好地欣赏秘境景色,选择了步行的回程。
钱湖秘境全长四点五公里,也是观光车的摆渡路线长度。已经游逛了一上午的双腿,对这四公里多的行程也是一种有点难度的挑战。为不至于腿脚疲软,一边赏景,一边游览,一边漫漫向前赶。
六百米长的红色水上浮桥,如一条巨龙蜿蜒跨越东钱湖面。它迤逦伸展,曲折漫延,在湖面轻轻环绕蝴蝶山,左拥右抱着绿水青山。随着波光的轻轻晃动,仿佛置身于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带来一种别样的惬意与浪漫。
漫过浮桥来到湖岸的中间地带,其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色,成为东钱湖畔一块难得的秘境原始展览。
环山的灌木荆棘丛中,隐藏着一片片的野刺梅。一颗颗鲜红发亮的刺梅果引起路人趋之若鹜的采摘品尝。来不及清洗,迫不及待地囊入口中,清香、酸甜,吃到的是最原始口味。
附近的村民正在盘根错节的湖畔绿植里寻找采摘金银花。如不仔细分辩,还真寻它不见。跟着她们的步伐,我也摘了一小把。一直以为金银花是灌木植物,今天才知道它们是一棵棵依附缠绕在其它树木上生长的藤本。
再向前走就是一段风光旖旎,山野绵秀的田园景地。漫步在此,不像是进入了世外桃源,而是走进了一幅幅童话里。
有时感觉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正与白雪公主在此翩翩起舞,有时又感觉七个小矮人正在与白雪公主共享晚餐……。人为元素融入纯朴大自然里,大自然的纯扑元素被园艺师们稍加改观,一幅幅鲜活灵动的3D立体童话般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太美了,美的都不相信了现实。
走走停停,美的是真挪不动脚步。就想融入这自然画卷里,记住画中所有的美丽,留下画中所有的诗意。这不是诗与远方,却是心中最美好的渴望与向往……
自上午九点来到这里,下午四点又把去慈溪回宁波的老公“忽悠”到陶公堤。他如我一样同被这里的景色所惊喜。兜兜转转一直到夕阳余辉浸满了整个天际,才依依不舍离开这里。
三万多步的钱湖丈量,心情的愉悦完全抵的消身体的疲惫。在出景区的路上,听前面的一位游客说: “宁波人太幸福了,有这么美的湖包围着”。这话说的太贴切了,怀抱这么漂亮的东钱湖,宁波人不要太幸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