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做了很多沟通,主要是在对茶话会的反馈上。
有收到比较harsh但真诚的负面评价;对方觉得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并且故事分享不够引人入胜。很耐心地做了几轮沟通,我更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对我有效的反馈,看到了对方想要的体验,和我想通过活动达到的目标并不匹配——这很常见,也很合理。
更重要的是,在沟通反馈的过程里,我也看见了自己的成长。
从前的自己非常完美主义,不管一件事投入产出比如何,我都会要求自事事都尽全力;背后也有一个原因是我接受不了别人挑我的毛病,我不能接受自己失败,所以我想做到完美,才能无懈可击。然而不管怎么努力,都一定会有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质疑或批判,这一度让我非常痛苦。
但是这两年我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懂得保护自己的精力,开始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投入100分的努力;我知道一个事情做到100分可以是什么样的,但我会根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调整我付出的努力,并承担不能获得预期中“所有人认可”的代价。
比如在办周末的茶话会时,我对它的预期就是“大家可以复盘唠嗑,并互相支持”,能感受到联结;同时我回答他人对于我走上教练道路的好奇和发问。除此之外,更深入的教练体验,更精致的故事叙述,都不是我想在这个活动里看重的东西。
私心里,我把它看成一个0.8原则(把产品做到80%就投入市场)的实践,这是一个迭代和反馈最快的方式:把很raw的东西直接扔出去,减少预设的部分,跟着它的flow展开,看看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再调整;也因为这样比较佛系,不会像平时做session一样认真打磨——毕竟是一个免费的活动。
这是我想到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用60分的努力,在这个活动上保证80分的用户体验,就有更多精力经营其他更重要、更核心的事情。
事实上,我也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甚至比想象的要更有收获。
我想这是作为创业者需要慢慢习得的心态:在大方向上紧致,在小事情上松弛,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以不完美的姿态先与真实的世界发生交互,能耐受自恋被攻击的痛苦,有勇气接纳负面的反馈——
本质上也是在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