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夜渐凉,风微冷,窗外细雨霏霏。暂无睡意,闲翻书。浅论孝悌。
吾国自古以孝治天下,孝乃人之根本,更是吾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无家何以成国?无国何以为家?家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必和,家和则国稳,国稳则民安。父付慈爱,子报孝心,兄待弟好,弟自敬兄,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以孝入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孝本为人间正道,奈何却罪作愚民邪术。然而骂孔打孟之辈,又有几人读《春秋》。今日如此窘境,夫子似有早预,不信试翻《春秋》,细品著后两句:“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悌乃兄弟姐妹之友爱。传统国学之五伦,谓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何以朋友占一伦?此乃中国文化独特之处,生活中总会有些话,有些心情,有些痛苦,上不可告父母,下不可诉妻儿,只可对朋友讲,故朋友也就有必要在五伦中占上一席了。而悌这一兄弟姐妹之友爱,便延伸到朋友,友情这一感情羁绊也便随之而生。
中国文化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源于感情,而感情起于孝悌,孝可聚宗族之力量,悌可凝友道之力量。兴家可借孝之力,创业必御悌之道。
有子说,孝悌之人必真性情,真性情之人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做人有分寸,做事有原则。学问之道在做人之根本,人生之建立,内心之修养。故本立而道生,学问之根本在于培养孝悌,而这就是为人处世之本。
简而言之,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就看他对父母是否尽孝,对兄弟、姐妹、朋友是否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