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失业了,把自己关在家里,号称闭关修炼,其实是闭关崩溃。
白天睡到自然醒,醒了也不想动,躺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晚上失眠刷短视频,一边自我否定,一边给前同事点赞,每天外卖点三顿,手机游戏刷到没电,家门成了结界,它是一步都不想迈出去。
整个人就陷入了负能量的死循环,人一旦被困在家里太久,最先塌的不是收入,而是心气。
人在倒霉的时候,最怕的不是没钱没机会,而是自己把自己关起来,反复内耗,失去了行动力。
这世界,能量是流动的,你窝在家里不动,它就卡住了。好人的、贵人、命运、机会,他们又不是外卖,不是你点点手机,他就会自动送上门来的。
你有没有发现,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哪怕是每天加班到半夜,你第二天起来,依旧是精神满满。可你一旦失业,情绪低落,哪怕什么都不做,还是觉得一天会比一天累。
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身体累,是停滞的能量把你压垮了。
英国的威尔士大学曾经跟踪调查过4000多个宅人,结果发现这些人不仅心理的状态直线下滑,认知能力也在下降,甚至比同年人更容易得抑郁症。长期不出门,大脑就像家里的绿植,没人浇水,慢慢发黄,最后直接秃了。
说的更直接点,废掉一个成年人最隐蔽的方式,就是让他每天待在家里,有点焦虑,有点空虚,有点懒。
我以前身边还有这么一个同事,离职之后想休息一下,结果一歇就是半年。前脚刚说要复盘人生,后脚就开始沉迷二倍速刷剧,三倍速焦虑,最后说去面试,结果整个人说话都磕巴了,朋友圈呢也不发了,直接跟这个世界彻底脱节,所以别以为在家静静的自愈是高质量的独处,它更像是一种精致的自我消耗。
宅家绝不是养生,你宅一天是休息,宅三天是放空,你宅一星期开始发霉,宅一个月你的灵魂都开始腐烂,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只懂得把生活变成30%的宅家修复,加70%的出门链接,不走出去,你的家就是世界,走出去这个世界才是家。
真正能拉你一把的,从来不是屋子里的空气,也不是深夜的emo的短视频,而是你愿意迈出的那一步。
走出去。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你在低谷里最有力的反抗。你会发现,一杯热咖啡能暖醒你,一次街头散步能激活你,一次陌生的对话就能点亮你。
你不出去碰撞世界,这个世界也不会主动来撩你,走出去,不是为了逃避孤独而是为了让孤独不至于吞噬你,别再躲在家里跟命运博弈了,站起来,洗个头,换身衣服,走到人群里去。哪怕什么都没发生,至少开始转运了。
你可以去健身房走两圈,你的情绪立马就清爽了,没事去菜市场,听大爷大妈讲价,立刻觉得人生也没那么苦。你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坐一下午,说不定碰到一个新的方向、新的灵感,哪怕你只是出门溜达,遇见一只傻狗,冲着你笑,也比人在家里胡思乱想要强,你不走出去,就永远不知道,那个咖啡馆坐着的可能就是你未来的合作人,那个讲座边上的,可能就是你命里的贵人。
最后记得把手机锁屏换成这句话:门外没有风景,但门外有转机,走出去,这个世界才有机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