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系统杠杆点 事与愿违 最低工资 驱虫药
字数:1547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我们通过系统分析,绘制出系统循环图,其目的就是要找到改变系统运行的方法,从而解决系统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人口危机、企业的增长、做出决策等。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改变系统?
在上一篇文章中,对于英国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系统,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居然一种当时流行的饮料:茶。
实际上,我们是在事后分析中,找到了“茶”这个关键要素。但是当面临一个复杂问题时,我们希望的是找出有效的方法,来让系统达到我们期望的结果。
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杠杆点”。所谓杠杆点,直观的理解,就是在系统中的某处,施加一个小的变化,就能使得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
但是,如果我们凭直觉去判断到哪里寻找杠杆点的话,多半会出错。这是因为复杂系统的特征之一就是“违反直觉”。就如前面《善还是恶?——从局部和整体看系统思维》当中的例子,小男孩试图去拯救一只小海龟的故事,直觉上他做了一件善事,结果却让整个小海龟群陷入危机当中。
1、最低工资法的事与愿违
为了提高收入,保证工人权益,在很多国家都有最低工资这一法律规定,这是符合大多数人直觉的政策。因为大家认为这是帮助弱势群体取得他们应有的报酬,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那些强势的资本家就会给工人们更低的工资。
但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最低工资法会导致失业
由于法律的规定,刚开始企业主们只能多付工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人工成本的上涨,他们会想办法来应对,比如增加机器设备的投入,减少人工,这样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减少了。
或者他们把工厂搬迁到人工更便宜的地方,这可能会直接导致当地大量人口的失业。
第二、最低工资法剥夺了穷人上进的机会
最低工资法的实施后,美国黑人的失业率增加。而黑人能够脱离贫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一份工作。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收入,更多是让那些教育水平低的黑人,能够自立自强,融入社会。
2、驱虫药提高非洲教育水平
一群经济学家在肯尼亚做实验,看看怎么样才能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成绩。
首先想到的是给当地学生发放免费课本,这是一个可能的杠杆点。直觉上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过去的数据也显示,收到教科书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但是这些经济学家做了随机对照实验,两组学校,一组收到了教科书,另外一组没有。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收到免费书的学生们的成绩,一点不比没有收到的学生高,他们的成绩几乎一样。
最后人们发现,问题可能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书使用的语言。因为在这些地方,英语是第三语言,就是说他们可能理解书本的知识会很困难。
于是,经济学家们换了一种方式,这次他们不用教科书,而是用可以直接演示的直观教具。这些教具用生动的图画讲解了地理、数学等科目的知识。
这次应该可以提高成绩了吧,大家都这么想。结果对照试验后,活动挂图也失败了,学生们的成绩没有显著的提升。
经济学家们没有灰心,他们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研究这个问题,尝试了一种新的东西:驱虫药。看起来这是一个奇怪的方法,但这些经济学家知道,寄生虫能导致发育迟缓,并且让孩子们昏昏欲睡,精力不集中,甚至旷课。
这次,实验结果非常理想,大大超出了研究者的期望。不仅孩子们长高了,减少了重复感染率,还让缺课率减少了1/4。当然,学生的成绩有了提升,而且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很便宜。
看看吧,要找到系统杠杆点,不是那么容易吧。我们直觉考虑的要素,往往不奏效。
所以,我们寻找杠杆点通常不能靠直觉,也很难有快速或简单的公式套用。好消息是,在这件事上,已经有前人的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用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系统的变化。
但是,这些经验并非万能的公式或者定论,实际上,它们也是“在制品”。我们在寻找系统杠杆点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这些经验,如果你有更好的思考,就可以尝试使用自己的找到的杠杆点,去推动系统的改变。
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一一介绍12个系统杠杆点,作为你去寻找系统杠杆点的参考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