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出厂设置」,人生才能开挂
最近,硅谷投资大神纳瓦尔在播客里的一段话刷屏了:没人能打败你做你自己。
当所有人都在教我们要拼命、要模仿、要成为更好的工具人,他却说:“找到那些对你像玩耍、对别人像工作的事。你越做『自然』的事,竞争越少。”
你能做好的事情,早就藏在你的基因里。
你的“不费力”,是别人熬不出的竞争力
纳瓦尔有个精妙的比喻:人生是场“天赋探测游戏”。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超级玛丽》,吃到蘑菇会变大,碰到火焰花能发射子弹。真实世界的生存法则更刺激:当你触碰到自己的“出厂设置”,整个人都会发光。
纳瓦尔说:“当你的创作自带愉悦感,质量会说话。”
对别人来说一件事像是在辛苦干活,但对你来说,它就像是在玩。所以,你会毫不费力地超越他们。你做得轻松,他们做得沉重;
因为他们是为了某个“结果”而努力,而你是为“过程”本身在创造。你是在创作,是在体验美,是在进入心流,是在获得喜悦和满足。
就像与纳瓦尔进行对谈的播客主持人Chris Williamson,如果硬是要他去写书可能籍籍无名,但做访谈时他眼里的光,让这3小时的对话像朋友聊天般自然。
因为,他适合,这是他的天赋。
我们要怎么做?
去寻找。
制作心流事件清单;记录过去半年里,哪些事让你忘了刷手机、舍不得睡觉。什么都可以,比如,你帮朋友挑选衣服的搭配,整理Excel表格时莫名舒畅,做ppt配图时的惬意,与人的对话中,观察到TA的痛苦点,找出了解决办法。当同事抱怨写周报真折磨,你却觉得梳理工作成果超有成就感......
这些就是你的天赋信号。
现代人最危险的陷阱:在20岁就签了卖身契
纳瓦尔犀利指出:“过早承诺”是时代病。
他建议我们,应把人生当作一个搜索引擎:
“去寻找最需要你的人,去找到最需要你去做的事,去找出你最适合待的地方。在投入之前,值得花时间去探索,不要一开始就陷入执行。“
这个时代最大的陷阱是:过早承诺。如果你太早决定要做律师、医生,结果五年投进去之后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你可能接下来三十年都在错误的职业、错误的城市、错误的圈子里苦苦挣扎。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氛围中,环境里,和不适合的人,不适合的事物,相处着,默默忍受着,浪费自己的生命。
当然,最好的发现时机是“早些时候”,但第二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所以,改掉它。
我们总在两种极端摇摆:
✅ 探索阶段(20-30岁):像逛菜市场一样试吃人生可能性
🥦 尝一口自媒体写作
试玩短视频剪辑
体验数字游民生活
如果你能有幸一下子就找到当然最好,但是概率很低,如果你刚咬一口西兰花,就逼自己吃上个三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我们可以尝试着设置自己的“人生实验月”
每月选定一个新领域进行深度体验(比如,这个月我就做小红书博主),用最小成本试错:
花200元买拍摄道具
每天发1条「不完美但真实」的vlog
满30天根据数据决定继续或放弃
要建立一个“退出门槛”清单
当某件事出现如下这些信号,那就止损:
连续3次需要闹钟逼自己开工
做完成就感为负,只想报复性躺平
身体出现失眠/暴食/持续性疲惫
(这就是你的内心在告诉你,“你不适合干这个”)
高级的自由:对99%的事情说「关你屁事」
纳瓦尔有个反常识建议:如果你不会主动请求的事,别人找你时就该无视。这解释了一位小伙伴的蜕变:曾经的“老好人”行政,总被同事塞各种额外的工作。自从她把微信签名改成“拒绝是种超能力”,反而成了公司最受尊敬的人。
真实世界的屏蔽力训练:
制造「物理结界」
作家蒂姆·费里斯写《每周工作4小时》时,会戴橙色耳罩坐地铁,这不是装酷,而是用显眼标识提醒旁人“勿扰”。
研发「自动回复话术」
参考纳瓦尔「日历空空」的秘诀:
「感谢邀请,我的档期需要提前半年预约」
「这事我不专业,推荐@XXX更合适」
(对无礼请求)已读不回是最好的回答
最深刻的自由,是允许自己“不高级”。就像播客里说的:当你在创作时想着“这能不能涨粉”,就已经输了。
但如果你沉浸在表达的快感中,数据会追着你跑。
人生不是俄罗斯方块,不用严丝合缝
在人人焦虑35岁危机的今天,纳瓦尔给了我们一剂清醒药:你不需要打败所有人,只需要找到那个“非你不可”的位置。
下次当有人质疑教广场舞算什么事业,就笑着回他:
可是大妈们说,我的课比降压药管用呀!
如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中写的:“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将是抵达我们出发的地方,并第一次真正认识这里。”
进行一场“非标人生实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