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班的时候,早已是万家灯火。或远或近地,已然听到爆竹声。又有小朋友提着小巧的红灯笼出来,我这才感到了元宵的气氛,它的真实性,心里顿刻柔软,朗润的高兴起来。跟小朋友招呼,蹲下身去拍那盏灯笼。有了灯笼,元夜才叫元夜。这可不是一般的灯笼,它是一种温暖,年味,团圆,爱意。无论身在哪里,无论相隔多远,此时此刻的灯笼,都具有相同的涵蕴。天涯共此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窗外响起礼炮声声,是物业在北门搞的庆祝活动吧。借此礼炮声声,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人幸福,家家团圆!
家乡的元宵节这天,有一件不得不提,那就是妈妈为我们炒元宵吃。实际上,是用糯米圆子当元宵。十五一过,该拜的年也拜了,年真正意义上过完了。没有吃完的糯米圆子拿出来,切开,放糖炒软,亦是香甜可口。想起来,妈妈站在灶前,灯光映着她的脸庞,微笑着的一幕犹在眼前。一家人在一起吃这糯米圆子,那感受跟年三十晚吃团圆饭一样。元宵过了,一年该忙了,像这样一家人清闲的在一起的时光,在一年中是难得的。
想想在惠州过了多少个元宵?没有记数过。少也有七八个吧。有几年没有办灯展了。今年元宵,今天上午,惠州市宣传部,文广局,举办了以“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主题的大型庆元宵活动。在西湖一带,环城西路上,惠东渔歌、莫家拳、小金口麒麟舞、龙华大鼓、惠东盖子狮等30多个非遗项目轮番上演,给市民奉上了一场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
今年过年的一个显著不同的感受,就是大家都有一股劲,期盼,放开手脚庆贺,过一个热热闹闹痛痛快快的年。譬如炮竹声密实了,譬如这非遗表演,也譬如窗外正在锣鼓喧天,敲震得不想写下去,心儿也蹦蹦地跳。像迎亲的队伍来了就在门外要来抢新娘了。这些都真实的表达了我们的心情。
是啊,三年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回想起,惊如一梦啊。
在此再次祝愿:人间祥和,健康平安!
这一天,似乎感到,也确实过得快一些。其实我知道,还不是十二小时下来,这都是心情作怪。
于我自己,想说的是,今天十五了,居然还收到了三个红包。
一个是一位个高丰满的中年女业主给的。听口音老家是东北的,在惠州东北人可不少。她给的红包我最喜欢,封皮表达的内容特别美好!我要保存下来!
一个是一位美女给的。平常我们几乎天天打招呼,她主动的多,我这人性格就是被动,凡事慢。她穿上班的工衣,一身干练,盘着头发,额头光洁,眼带笑意,总是亲切友好地叫我大哥。
一个是一位半熟不熟的阿姨给的。
我要感谢她们!真诚地祝福!她们给我带来快乐,同时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善与美。红包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心意!感动!
元宵怎能没有诗词呢,想来想去,容易想到的,仍是这首《生查子·元夕》,也是我最喜欢的元宵诗词。
虽然诗中的境况,现实生活中我没有体验到,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祝福吧!深深地真诚的祝福!